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吃海鲜当心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宜兴中医医院已收治多名腹痛患者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海鲜是许多人的心头好,蒸、煮、煎、烤……无论是哪一种烹饪方式,它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风味。冰冰凉凉、酸辣开胃的生腌海鲜,更是深受吃货们的青睐。然而,在追求味蕾极致享受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近期,宜兴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就接连收治了多名因海鲜食用不当导致食物中毒的患者。

73岁的宜兴市民刘某收到了外地朋友寄来的海鲜——一种无鳞无刺的白色海鱼。当天晚上,刘某就与哥哥将海鱼油炸了吃。两人共吃了五、六条海鱼,其中,刘某吃得比较多,当天半夜,他被一阵剧烈的腹痛惊醒后,便开始不停地上吐下泻,浑身乏力,几近虚脱,在家附近的医院接受输液治疗后,依旧一日腹泻十几次。刘某的哥哥虽然吃得不多,但也未能幸免。兄弟俩双双来到宜兴市中医医院就诊。脾胃病科主治中医师吴俊骥接诊后,经大便培养+药敏试验,证实两人均感染了鼠伤寒沙门氏菌。这种病菌多通过受污染的食物传播。经过抗感染、止泻、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肠道菌群等综合治疗,兄弟俩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现已康复出院。

无独有偶,37岁的市民江先生也因吃海鲜遭遇了食物中毒。近日傍晚,江先生与朋友一起到常州大学城夜市吃晚饭,晚上9点多还意犹未尽地加了一顿捞汁小海鲜。不料,次日凌晨2点多,在家休息的江先生被剧烈的腹痛痛醒,随后便一连腹泻十几次,呕吐数次,并出现了发热、寒战、乏力等症状。于是赶到宜兴市中医医院急诊,经过抗感染、抑酸护胃、补液营养支持等一系列治疗,江先生已顺利退烧,并不再呕吐、腹泻。

“海鲜中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沙门氏菌等多种致病菌,以及异尖线虫、肝吸虫等寄生虫。”据宜兴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单君康介绍,如果食材不新鲜或未煮熟,很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导致头晕、胸闷、恶心、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单君康提醒市民,购买海鲜时,一定要挑选新鲜或经过冷冻处理的食材,注意观察鱼虾蟹贝类是否有异味、肉质是否紧实。处理海鲜前后都要认真洗手,保持厨房、用具清洁,盛放生熟食品的容器以及砧板、刀具等应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高温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和寄生虫,尽量不要吃生或半生的水产品。一顿没吃完的海鲜,要及时放入冰箱内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过长,再次食用前,要充分加热。

通讯员  吴夏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校对 王菲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