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我为强富美高填密码】淮安市清江浦区:迈出“两区合并”到“全国百强”跨越之路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科技化、现代化厂区——天鹏锂能技术(淮安)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淮安市原清河、清浦两区合并而成清江浦区,翻开了中心城区新的发展篇章。八年来,清江浦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强富美高”新蓝图新坐标,立足主城核心区地位,经过深度的整合、磨合、融合,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百亿元台阶、2023年达737.89亿元,连续三年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和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今年再次实现“双进位”……

淮安清江浦区黄码港产业园

破题逐新 激发高质量发展最强引擎

2018年9月,黄码港被省政府定位为区域物流枢纽;2021年3月,黄码港顺岸式泊位正式开工,“百亿级产业、百万吨仓储、百亿级物流”的黄码港产业园从无到有、突破成势,正向着“建设长三角北部食品加工中心和粮食储运中心”的目标奋勇前进。

针对主城区工业支撑不足的短板,清江浦区坚持重抓项目、大抓工业,以清江浦经济开发区、黄码港产业园2个特色园区为依托,围绕新医药及大健康食品、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三新”产业开展精准的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先后落地3个50亿元以上、1个百亿级重大工业项目、工业经济短板正在加快补齐。

面对空间要素的瓶颈制约,该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低效闲置资源处置盘活,累计清理地块74处、收储土地3560亩、盘活土地1984亩,形成了3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土地,创造性实现了土地成本显著下降和土地利用率、环境容量、安全系数提升的“一降三升”效果。

在此基础上,该区始终践行“做的要比说得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以及“五新”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连续2年以最高得票率获评全市最优营商环境县区,营商环境评价始终保持全省主城区第一方阵。

淮安清江浦区房屋拆迁房票安置

城市焕新 塑造高品质生活美好家园

特色鲜明的运河文化是清江浦的“魂”。清江浦区抢抓淮安市委打造“百里画廊”的机遇,以“微改造”推动古城修旧如旧,连续五年蝉联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2021年成功获批与国开行合作的总投资103亿元、全省唯一的大运河文化带城市更新类项目;创新践行“共同缔造”理念,连续多年推进共商共建共享居住环境改造工作,今年系统改造提升老旧小区78个,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今年以来,面对房地产市场发展转型、供需失衡的不利局面,清江浦区按照全域统筹、打破城乡界限、现房安置的思路,深入实施“房票安置”3.0升级版,全力实现“安置房、商品房、保障房”现房、跨城乡区域安置,创造了群众“零首付”拿房、有效打通资金通道等工作经验。去化全区房源3223套,安置完成率达99.1%,每年节省过渡安置费超1亿元,最快实现了群众早入住、房企去库存、政府得收益的“多赢”效果。

清江浦主城区一景

理念创新 深化高效能治理探索实践

该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全面构建“村居党委+网格+微网格”三级治理架构,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面对国有企业转型阵痛,清江浦区紧扣市场化、企业化发展方向,推动融投集团向城乡融合发展运营商转变。清江浦城投控股集团、清江浦融投集团先后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使得该区成为全市唯一拥有2家AA+资信评级国企的县区。

八年,既是清江浦古城六百余年历史的短暂一瞬,也见证了城市的美丽蝶变。如今的清江浦,历史与现代相互映衬、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速、功能与品质全面提升,一座古城、老城、主城,在新时期展现出新的格局气韵、焕发新的生机……

通讯员 刘然 沈成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鼎兆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