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火绘丹青,2024常州烙画精品展上看“中华一绝”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12月25日,“传承匠心,烙绘辉煌——2024常州烙画精品展暨2025常州烙画进京展技能选拔赛”在常州美术馆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共收到投稿作品130余件,集中了常州中国烙画研究会会员们的创作精品,常州民间烙画艺术家的创新之作,以及来自市各大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的青春创作,并特别展出了烙画大师杨雪芳先生的五件作品。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常州中国烙画研究会理事长车言宁强调了烙画艺术所具有的独特艺术价值和魅力,肯定了此次参展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题材丰富。他表示常州烙画艺术会不断创新工艺制作方法,提高作品质量,让烙画非遗传承事业走向新的高度。

常州烙画有“中华一绝”之称,“绝”在何处?27日,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烙画艺术家余思贞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采访。

常州烙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东晋时期,“东晋时常州这边会给宫廷进贡梳子,因为光秃秃的木头梳子不那么好看,于是就开始琢磨给梳子做装饰。工匠们想到把缝衣针在火上烧红了在木头上烫出图案来。”因为梳篦在常州的生产发展,在梳篦上制作烙画装饰也渐渐流行起来。2010年烙画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底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火为墨,以木为纸的烙画在创作手法上区别于传统的中国画,“烙画不像水墨画,一挥而就,烙画是非常考验耐心的。”余思贞介绍到,现在绘制烙画较多的使用加热的烙针、烙铁,“在烙的时候一方面是要特别小心地掌握火候,另一方面是要特别注意速度。”如果用力量不均,木板有可能被烙出坑坑洼洼的小洞,但如果用力太小则不能上色,“烙画颜色的深浅就靠下手的力度和速度来控制,如果能够正确的掌握技术,烙画是非常有趣的。”此次展出的作品绝大部分是烙在木制品上的画,比如木板、竹子,也有烙葫芦、鹅蛋上的,充分展现了烙画艺术的丰富多样。

鹅蛋烙画

竹片烙画

常州烙画这项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魅力的传统文化如今在常州地区很受欢迎,“从我个人来说,烙画是非常修身养性的一门艺术。”2017年,余思贞与烙画家张国良相识,在看过烙画作品、“上手”练过其技法后,余思贞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种针尖上的艺术,他师从张国良,从基础开始,一丝不苟认真学习。渐渐地,他的作品在省、市有关展览中获奖,如《喜鹊登梅》2022年3月11日荣获“火笔神韵——2022年常州烙画艺术作品展”成人组金奖,《松云峰秀》2023年5月荣获“非遗造物局”成果展金奖(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组委会),《运塘清暑》荣获2022年12月第十三届“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铜奖,竹烙作品《祥龙》已进入金坛盐湖城汪鹤鸣师徒展展览。目前,他已是常州中国烙画研究会理事。

余思贞烙画作品

余思贞烙画作品

今年8月“火墨丹青”烙画工作室在常州朝阳花园社区成立,余思贞以工作室为基地踏上了传承发扬常州烙画的路,“每周六下午我都义务为社区居民和烙画爱好者培训,希望能让更多人对烙画感兴趣。”

本次展览持续展出至2025年1月15日,欢迎各界朋友前往常州市美术馆三楼观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受访者供图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胡妍璐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