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苏州市职业大学举行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1月8日下午,苏州市职业大学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来自苏州政行企校260多家单位参会,共同致力于构建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教融合机制,推动教育、产业、人才、创新的协同发展。

会上,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博,苏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苏州汇川技术副总裁张卫江和苏州市职业大学校党委书记温贻芳共同启动苏州市职业大学产教融合委员会,标志着学校产教融合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现场,国家级首批现场工程师项目揭牌。国家级长三角区域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创新服务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揭牌。


现场为江苏省首批优秀现代产业学院揭牌;国家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智慧云平台启动;江苏省2024年科技副总入选项目名单公布;苏州市知识产权运营引导计划项目及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建设与运行规范地方标准发布;全国先进半导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技术需求清单和人才需求清单发布。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融,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交融,苏州低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星逻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苏州中飞遥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与苏州市职业大学共同签署苏州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共建合作协议;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德信芯片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与苏州市职业大学签订产业链企业合作项目,涵盖机器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多个前沿产业领域。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产业学院院长和产业教授、生涯导师、企业导师代表颁发聘书。

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陈峻发布《服务苏州“1030”产业发展报告》,总结了学校产教融合阶段性成果,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具体举措,以更好地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苏州市职业大学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办学就跟进到哪里;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提供什么样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理念,瞄准不同区域板块的主要产业,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对接不同产业和企业所需要的用人规格、数量,因地制宜培养当地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与吴中经开区、汇川技术牵头共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与长电科技、复旦大学牵头共建全国先进半导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汇川技术、江苏汇博等共建江苏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与企业共建12个产业学院、20个企业学院,其中汇川技术联盟现代产业学院入选江苏省高职院校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机器人产业学院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与汇川技术共建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与博众精工联合申报的现场工程师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一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



“这次大会成立了学校产教融合委员会,举行了机器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链企业合作项目的集中签约仪式等,旨在推动形成‘产教科一体、产城人融合’的联动效应。”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陈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将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苏州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增强服务地方发展的贡献度。

苏州市职业大学校党委书记温贻芳表示,此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之间的紧密合作。学校将继续拓展产教融合深度与广度,努力开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奏响产教融合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王菲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