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题面多余又冗长,如此小学数学卷没有“难”对地方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蒋璟璟

1月9日晚,#深圳一区期末试卷太难延时20分钟#冲上热搜。1月9日上午,因深圳南山区期末考试最后一科数学考试难度太大,有部分学校临时通知考试时间延长20分钟。不少家长看完深圳南山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后不淡定了,原计划考试时间90分钟,一共36道题,整整6页A4纸,仅算一下时间,平均每道题150秒钟,即两分半钟一道题。相关话题评论区里,不少家长对数学试卷的阅读量提出疑惑。(羊城晚报)

数学卷“难上热搜”,往往是高考才有的“盛况”。当我们谈及一份数学卷很难,一般都有着约定俗成的含义,简而言之就是“不会做”“解不出”。但是深圳这份试卷,则是“难”得与众不同。其难点,不在于“想不到思路”“找不到解法”,而是题面冗长,阅读量大,导致“做不完,根本做不完”。这种难,似乎与数学学得好不好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猝不及防偶遇一份“跨学科综合卷”后,所带来的适应难。

数学是一种思维工具,也是一套逻辑系统。完美的数学表达,无论是出题还是做题,都应该是简洁的、优美的。诚然,所谓数学能力,当然也包括阅读理解、信息提取的能力,如若不然,题都读不懂,谈何解题呢?但也需要说明的是,数学对“读懂题”的考察,理应是以“正常阅读能力”为限的,而不是应该刻意上难度,苛求诸如“一目十行”的速读能力。并且,数学题面里文字化的场景描述、背景信息等等,也不该“喧宾夺主”,凌驾于数字、符号所建构的形式语言之上。

数学的乐趣,来自那种直觉、顿悟、灵光闪现所带来的乐趣,高阶的数学智力劳动,更是如此。对于小学阶段来说,“好的数学题”,理应是不超纲的而又有区分度的,是能够让所有人都看得懂,而又是能让一部分“学得好的学生”有成就感的。反观深圳的这份数学试卷,就数学知识点、数学逻辑的考察平平无奇,反倒是因为冗长的题面、东拉西扯的“情境营造”而意外出圈。以数学的视角看,这并不是一份好的“数学卷”。

考试不是目的,而是要以考促学,用考试来引导教学。偏难怪题,不是好的数学卷。过犹不及的“阅读题”,当然也不是好的数学卷。数学卷子难,要难在点子上,要难对地方——那些要言不烦、寥寥数语的题目,或许是百思不得其解的,而公布答案后,却能让人恍然大悟而又击节叫好,这是高水平的“难”。“难”得令人心服口服,这比那些剑走偏锋、徒有形式的“数学阅读题”,高明得多。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