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春色图 元·张中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也买温室花
蝴蝶兰、水仙花、腊梅,现在,年宵花正成为花卉市场的零售“霸主”,很多人都想着买几盆放在条案上,添一添节日的喜庆。而古人在年下也是要买花的,花色品种并不比现在少。
牡丹浓艳碧桃鲜,
毕竟唐花尚值钱。
野老折梅柴样贱,
数枝也够买春联。
这是清代蔡云写的苏州冬季花卉市场。有牡丹,有桃花。这些花怎么会在冬季腊月开放呢?蔡云在诗中说,“毕竟唐花尚值钱”,“唐花”,“唐”古作“煻”,就是在室内用加温法培养的花卉,亦作“堂花”。
原来古人也会培植温室花。宋人在《齐东野语》中说:“其法以纸饰密室,凿地为坎,绠竹置花其上,粪以牛溲硫磺,然后置沸汤于坎中,汤气熏蒸,盎然春融,经宿则花放矣。”
明人催花的方法,和宋人有所不同。《北京岁华记》中记载,入腊后,可将花卉置于五尺深的坑洞内,坑底往下再三尺左右,挖掘火道,烧柴火,让坑洞微温,小环境接近阳春气候,花卉在这样的温度下,感“时”而放。桃花、迎春花、牡丹之类的花卉都是这样被催开的。
按《清嘉录》,这些催花的方法,学的是汉代就出现的温室。早在西汉时,就有人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了。《汉书·召信臣传》中说:“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太官专管皇家饮食,他在皇家菜园里罩了一个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虽然遭受到了大臣以“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为名加以反对,但这项技术终究是流传了下来。
和现在一样,反季节的花卉价格普遍较高。也有便宜的应季花——梅花。卖数枝梅花的钱才够买一副春联的。
太平春市图局部 清·丁观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盘龙馒头盘的原来是蛇
进入腊月二十以后,人们一天急似一天的赶着“忙年”。年市应运而生。市场上,十分热闹,各色物件都有的卖。送灶神上天言事的柴火、厨房的灯具等,样样都有。另外,有烧水炉灶,还有人霍霍磨刀,他们是做什么的呢?这时,只听见有人连声高呼着请师傅去帮忙杀鸡。
送灶柴枝束束齐,
照厨竹挂双双提。
燂汤砺刃独何业,
惨听连声叫杀鸡。
蔡云在这首诗里说的就是苏州人过年采买的热闹场景。
入腊之后,苏州的糕点铺也是顾客如云。这个时节什么糕点最好卖?年糕是其中之一,它可以祭神祭祖,也可馈赠亲朋、赏赐下人。这种年糕,按形状,有方头糕,有元宝糕。赏赐奴仆的,大多狭而长,俗称条头糕。
年糕也可以自制。通常过了腊八节,苏州人就要预备年糕。“腊中步碓太喧嘈,小户米囤大户厫。施罢僧家七宝粥,又闻年节要题糕。”一般富贵人家因用量大,常常雇糕工到家,自制自蒸。“碓”,一种捣米的农家器具。家家捣米,户户蒸糕,声音嘈杂,但也愈发显得节日热闹。
此外,苏州人还要买一种盘龙馒头。《清嘉录》上说,市中卖“巨馒”,用面粉抟为龙形,龙身上再加上“瓶胜”“方戟”“明珠”“宝锭”等有着吉祥寓意的象形面塑。这是过年祭神用的。
这个盘龙馒头,其实原来并不是龙,而是蛇。《吴门表隐》《清嘉录》中有记载:宋朝一个叫施锷的读书人,在山里捡到一只蛋,孵出一条小蛇。长大后,施锷给它准备了一个大竹筒,随身携带。在他去参加省试的时候,蛇偷溜出来,结果路人发现,屋子上空出现一个金甲神,众人上前,但打不过,于是赶紧报官。大官派了人马去围剿,还是没人打得过。等施锷出了考场,才把蛇收服了。但官员并不愿意就此结束此事,反而将施锷给斩首了。蛇无比愤怒,挺身为施锷报仇索命,死伤数十人。官方无奈,只好报请朝廷封施锷为护国镇海侯,为他立庙祭祀。因施锷生前嗜吃馒头,又制作大馒头来供他。蛇蜿蜒其上,最后在馒头上死去了。
清代的苏州人过年办谢神筵,必然要祭祀施相公,也必然制作大馒头。“蜿蜒于上者,乃蛇也”,但时间久了,讹为龙形。
清董邦达绘御笔范成大分岁词轴 清·董邦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腊月尖货还有这么多
在古人的年货清单里,还有几样“尖货”不可不提,“豚蹄鸡鸭”“纸马香烛”“鲜鱼果蔬”这些都太常见。宋人在《武林旧事》专列一节“岁晚节物”,这里就罗列出了一批尖货:
腊药、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春贴、天行贴儿、金彩、缕花、幡胜、馈岁盘盒、酒檐、羊腔、果子、五色纸钱、糁盆、百事吉、胶牙饧。
这里最喜庆的,当属“百事吉”。“百”,即柏树枝,“事”即柿子,“吉”即橘子。古人在年下,会将柿子和橘子堆成一堆,再在塔顶插入一根柏枝,以祈祷新的一年百事顺利,大吉大利。
这个节物清单上,还有一个腊药。在古代,人们对身体保健和皮肤护理也比较关注。天寒地冻,人们会制作护肤的香脂以及保健药品,因为是在腊月里使用,所以就称之为腊药。这种腊药,在唐代,多见皇家制作,赏赐臣下。像唐代,腊药有面脂、口脂、澡豆、红雪、紫雪等等。唐代诗人杜甫曾在腊日得到了皇家赏赐的面药、口脂,很是开心。到宋代以后,这种腊药从宫廷走向民间。
这个年货清单里,还有一个名为糁盆的物件,其实它就是祭祖送神时焚烧松柴的火盆:“(除夕)至夜蒉烛糁盆,红映霄汉。”
到明代,除夕夜,祭祀祖先和百神,在门首架松柴成并字形,有的高与屋齐,然后用火焚烧,这也叫“糁盆”。若火焰高则喜,俗信火暖热长为吉祥之兆。
甲辰龙年即将过去,这也是甲辰年最后一期“微史记”。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在此给各位拜个早年,祝各位,“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臧 磊
校对 王菲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