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助阵:听法医秦明诠释生命教育
如何开展对青少年有吸引力的法治教育与生命教育?1月24日,安徽省公安厅法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法医秦明系列”小说作者秦明受邀为江苏少年警校学警开讲。从业20年,秦明以独特的视角、扎实的经验将法医鉴定细节付诸文字。他的作品《无声的证词》《第十一根手指》《燃烧的蜂鸟》等被改编为十余部影视剧,收获了全网80亿的播放量,充分诠释了“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职业使命。
“法医,是连接医学与法学的桥梁,是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揭示伤亡背后真相的人。”围绕“从法医学看生命安全”主题,秦明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讲述了法医的由来与工作范畴,与孩子们分享了办案与写作的心路历程,激发着大家对法医学的兴趣和对法治精神的思考。现场慕名来了许多“法医秦明”系列小说的青少年“书粉”,别看他们年纪小,讨论起小说情节与细节来可是逻辑缜密、头头是道。秦明认真回答了小书迷的问题,并鼓励大家好好学习,为法治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秦明特别为江苏少年警校书写寄语:“不畏黑暗,不惧远行,对明天充满好奇!”小学警们激动地表示:“尊重别人的生命,也是珍惜自己的人生。秦明老师的讲述让我们感受到法医工作者不辞辛劳、还原真相、守护正义的那份责任感、使命感。通过交流我们更加懂得,要对生命存有敬畏之心,要让生命过得有意义,要继前人道路,做法治之光。”
志愿服务:参与南京南站“暖冬行动”
志愿服务彰显青春担当。春运期间,“平安守望”带领青少年参与了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主办的“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2025年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春运“暖冬行动”,为春运期间南京南站的旅客提供秩序引导、普法宣传等孩子们力所能及的服务,在弘扬志愿精神的同时,去感受“社会安全”的民生意义。
在南京南站的“158雷锋服务站”,江苏少年警校学警们以学生志愿者的身份向旅客发放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单页,帮助年纪较大的旅客搬运大件行李,认真回答每一个交通问询,受到站内工作人员及旅客好评。不仅如此,学警们还在民警带领下走进南京南站联勤联动指挥室,学习警务安全知识,有序参观平安合伙人(反恐志愿者)主题驿站,通过了解平安江苏背后那些应急处突的故事增强“知恐、识恐、防恐、反恐”意识。孩子们纷纷表示:“维护社会安全,需要每个人的微小努力,希望我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平安合伙人’。”
实践育人:迈向社会的思政教育探索
作为江苏地区首家警民深度合作的青少年法治素养培育平台,多年来,江苏少年警校不断创新深化“小手牵大手”的育人模式,有效促进了警务优质资源与思政实践教育的融合,为新时代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打开了新窗口,受到全国警察协会的关注与认可。今年冬训营期间,江苏少年警校组织学警系统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实地寻访重点领域一线单位,与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合作开展“法护童宁 关爱成长”青少年法律安全知识读书活动,在宣传江苏警方先进事迹,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方面做出了尝试,为专业化、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思政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秦淮分局思政工作室、浦口分局范飞纪念馆,学警们聆听了公安英烈庞帮荣、范飞临危献身、舍身为公的伟大事迹,以平安社会中的英雄坐标激励自己胸怀家国、奋勇前行;在特警支队警务飞行大队、南京消防博物馆,学警们看到了各部门在治安防控、抢险救援、维稳处突等方面的联动防控,深刻体会到城市运行背后“逆行者”的千锤百炼与坚守奉献;在浦口区人民检察院,孩子们化身小法官、小律师,了解检察官职能,聆听《法治教育和权益保护》专题课程,在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在红山动物园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孩子们研读了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江苏法院审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件,学习科学放归野生动物、助力生态恢复的基本知识……“许许多多英雄模范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我要向春节期间守护城市平安而不能归家团圆的警察、消防员们致敬!” “人类与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能因一己私心,禁锢野生动物于方寸之间。” 讲起此次寻访经历,学警们纷纷有感而发。
文化传承:发掘博物馆的文化安全教育功能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南京市博物总馆指导下,“平安守望”与六朝博物馆以“小六会传承”为研学品牌,打造了“青少年书写文化安全博物馆实践一日营”、“青少年文化安全宣讲员”、“六朝风韵:掐丝珐琅非遗工艺体验”等主题活动。从宫墙遗址到青瓷瓦当,再到兰亭雅集、竹林七贤……跟随“六朝青”志愿者和非遗老师们的脚步,孩子们在积极探索千年宝藏文化艺术价值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守护文物、宣传文博的工作中,向世界各地游客展示着博大的中国文化。
在“六朝青”志愿服务社社教老师带来的《真草隶书魏晋风》《国宝羽人釉下彩》等专题课程中,孩子们通过大师作品与汉字发展感受中国书法气韵,了解镇馆之宝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的历史价值,更亲手临摹大师书法、绘制国宝纹饰,在美学浸润中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在“平安守望”特别开设的《“遇见六朝”文化安全》写作课上,思政老师以传统节日、中国动画为切入点与孩子们共同探讨了身边的文化安全,深入浅出地诠释了“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主题。孩子们还在非遗老师指导帮助下体验了掐丝珐琅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亲手制作了蕴含六朝文化元素的掐丝珐琅书签,以指尖上的六朝风华欢庆春节。
江苏少年警校学警代表赵定锐在寒假研学总结中写道:“国家安全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我们脚下每一步的坚守,吾辈须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青少年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知行合一”,通过诸多努力,“平安守望”正积极地将国家安全教育与专业学科、志愿服务相结合,让知识落地为行动,促使青少年从“学习者”转向“践行者”,从“认知”升华到“认同”,以青春之力共筑国家安全长城。
通讯员 吴剑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一鹏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