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繁星 | 树上的男爵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春天来了,围着房子的几棵红枫树经历了漫长阴郁的寒冬,终于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老枝发新芽,报复性地肆意生长,枝枝杈杈直抵墙身,不但刮风的时候会刮蹭墙面,还招致鼠患。验房师很早就提醒过这几棵树是未来的隐患,是必须要给几棵树剪枝的时候了。

朋友推荐了陈师傅,他带来了一个团队:一共四个人和一辆带有升降机的工程车。每棵树300加元,我家周围的树实在太多了,每棵都要修剪的话价格不菲,只好挑了三棵最需要处理的,又跟师傅商量优惠价,他也很爽快,600加元三棵树,说干就干。

这些树紧挨着墙体,另外一边是邻居的院子,工程车无法进入,只有靠人工爬上树剪枝。陈师傅拿出一双特制的靴子套在小腿上,这种叫Spur的工具专为爬树设计,双脚的内侧带有尖头的铁钉,上树时左右脚轮流将铁钉扎入树干,就能一路利索地向上爬,一看陈师傅就是有经验的熟手。他的腰间挂着尺寸不同的电锯和绳索,我特别注意到,他的头盔上有一个摄像头。

树并不高,难度却不小,陈师傅把自己用绳子拦腰挂在树干上,一只手拉着绳索,脚踩铁钉靴,一只手打开电锯,人几乎和主干成直角状态,很快枝枝杈杈就在电锯的轰鸣声中纷纷落地。碰到粗的树枝,他会用绳索先扣住一头,另外一头的绳索交给树下的助手,切割完成之后,他用绳索把树枝慢慢放下来,以免砸坏房顶。

修剪时,都是他一个人在树上完成的,他的助手在树下接应并打扫现场,把修剪下的树枝全部扔进机器里打碎,木屑铺在花园里;另一位助手则一直全程拍摄陈师傅的整个作业过程。从团队入场到打扫现场后离开,没有超过半个小时,非常高效专业。我也为陈师傅的好身手惊叹不已,付款时我多给了50加元的小费,陈师傅不肯收,说“谈好的价钱就不再收小费了”。当时天色已晚,他们团队还要在天黑之前赶到另外一个小区,我说这是给他们买个Tim Hortons的咖啡和小食,他这才收了。

加了微信之后,他频繁地出现在微信的“发现”中,他每次作业的视频都被剪辑后配上字幕说明发在朋友圈里,我家的那一次作业也在其中。每则视频短则三五分钟,长则十来分钟。从这些视频中可以看到他在不同的地区砍树,有的出工一天花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就砍了一棵大树;有的树已经枯死,他爬上去一节一节砍下来,有极高的危险性,因为不知道树干的哪一部分会腐烂突然断裂;有的树密集地分布在豪宅四周,砍伐时树上的他和树下的助手要默契配合,才能把砍断的树枝小心翼翼地运到地面,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把屋顶砸穿。

我看了他非常多的视频,从视频中可以感受到他是多么热爱这个职业,几乎让你觉得他每次砍树都是在享受人生。在中途休息时,他会让助手把午饭盒用绳索拉上去,他坐在几十米高的树枝上,吃着饭,喝着保温壶里的咖啡,他的摄像头里,有时出现的是远处的群山或是一望无际的海平面,或是在攀爬过程中看到鸟窝,毛茸茸的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鸟们也会出现在他的镜头里。有时,我会看到难度很高的一棵树,被他征服后,客人请他在花园里喝酒庆祝,我也情不自禁地为他高兴。

久而久之,我了解到他其实来温哥华的时间并不长,在国内他从事汽车销售行业的工作,一路从销售做到拥有自己的4S店。而今,为了孩子的教育,他从油管上搜索各种秘籍,竟然就把自己变成了伐木工。

从4S店的老板到蓝领伐木工,是一个不小的落差,但是从他身上完全感觉不到。温哥华从事伐木工行业的几乎没有华人,鉴于这个工作的危险性,这个工种的收入是蓝领中名列前茅的。从他的视频中,看到他收工从树上滑下来落到地面的一刹那,就像演员谢幕一般,骄傲又优雅,让你有喝彩的冲动。

最近温哥华开始下雪,陈师傅没有发视频了,雨雪天气是他的休息日。我倒是很期待雪过天晴,他又发出新的视频,他每次全副武装上树前会做一个“Action”的动作,他的孩子曾经画过画,说爸爸帅得像小说里的男主人公“树上的男爵”,他是我认识的唯一的从事伐木的中国人,的确很帅。

作者:海伦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 : 华明玥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