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苏同黎快速路(G634吴江段)正式通车,吴江到园区只需16分钟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4月26日,苏同黎快速路(G634吴江段)正式通车,面向社会车辆开放。作为苏州中环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同黎快速路(G634吴江段)建成通车后,实现了吴江区、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之间的快速通达,从吴江大道与苏同黎公路交叉口到吴中最快仅需12分钟,到园区也只要16分钟。


苏同黎快速路(G634吴江段)原属605省道,2024年8月,交通运输部将吴江境内605省道规划调整为634国道。该项目北起吴江与吴中交界处,南至吴江大道南侧,路线全长17.694公里,均为老路改扩建。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高架+地面”形式,上下均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工程自2022年5月6日开工建设,于2025年4月25日通过交工验收,4月26日正式通车。


作为苏州中环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同黎快速路与吴江大道等公路一起,全面融入苏州“大中环”,为吴江区快速路成环成网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将高铁苏州南站接入苏州快速路网体系。同时,它也是连接江苏东南部与浙江省的重要省际通道,服务沿线同里、甪直、周庄、黎里、西塘古镇和同里湿地公园等多个旅游景区,可以进一步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开发。沿线还分布有众多的物流园区、农业产业园等货运集散点,通车后可进一步支撑沿线产业发展。该工程的通车将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互联互通,构建苏州快速路网体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该工程穿越或邻近4个湿地及生态管控区、多个居民区,施工环保要求高。工程全线设置扬尘监测设备,创新应用无人机进行巡查,加强现场管控。大规模采用泥水分离系统,从源头减少泥浆排放。施工方与河海大学合作开展工程泥浆处理处置关键技术课题研究,有效提高了灌注桩泥浆固化后的综合利用,并形成泥浆再生利用技术指南推广应用。


工程沿线预制箱梁占比97%,种类多、体量大。结合预制箱梁施工,该工程形成多项省级工法、国家级QC成果、微创新。共参与团体标准编制4项、省部级工法授权9项,发布专著2部,发明专利受理14项,10项QC成果获评国家级行业协会奖项,入选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创新案例1项。


该工程荣获省级平安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普通国省道项目双料第一;连续两年获评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省级“示范工程”;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普通国省道建设工程“十佳项目”称号;施工标段均被评为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省级“示范工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