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研发4年的华为耳机刚上市被高仿,“山寨”被诉索赔1100万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5月22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护航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其中,华为新上市品牌耳机遭遇“山寨”引发关注,仅一个季度“山寨版”销售160万副,华为通过起诉维权使其退市。

“FreeClip”耳夹式耳机是原告华为公司历时4年打造而成,产品佩戴效果酷似耳环,是一款将科技与美学、时尚融合的作品,于2023年12月在迪拜、中国、英国以及欧盟全球首发上市,获得了国际市场的高度认可。耳机定价1299元,产品首季度的销售额占华为终端产品的22%,并在2024年618购物节斩获耳机品牌竞速榜冠军。

被告某科技公司等在2024年4月即推出“塞那/SANAG”S6S 蓝牙耳机,完全复制、抄袭了“FreeClip”耳机的独特造型,价格仅299元。在宣传推广中宣称“大牌/官方平替”“顶配全功能还原”等用语,并比较两款产品的重量及价格,暗示被诉商品更轻便、性价比更高。据华为公司统计,被诉商品仅上市销售一个季度,销量即达160万副。华为公司起诉认为,被告侵害了其首发产品的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侵害了首发产品的特有装潢,还构成虚假宣传及商业诋毁的不正当竞争,要求各被告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1100万。

针对华为公司财产保全及行为禁令申请,南京中院对权利基础、侵权行为、可能产生的损害后果进行充分审查、评估后,及时作出符合比例原则的财产保全裁定;本着充分保护创新产品、及时清理市场、实质化解纠纷的立场,积极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一揽子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协议,原告华为公司撤回起诉。

近年,南京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持续激发消费“新动能”,实施“首创金陵”行动,全市各类主理人品牌商铺超2000家,一批本土特色品牌加速“出圈”。首发经济的概念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

南京法院在首发企业链式发展的关键节点,考虑新事物的投放时间、影响范围、发展前景,本着因事制宜、扬长避短,调判结合,助力首发企业发展壮大。如案例,车某与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中的“阿尔法机器狗”,企业涉诉时,尚在起步阶段,法院快速化解纠纷,使其顺利融资,避免首发企业倒在起跑线,目前,该企业已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榜单;某品牌服装首发产品遭某网红恶意诋毁,南京中院依法保护首发企业的名誉权,判某网红道歉并赔偿损失,这些案例均是司法机关通过积极履职激发首发经济效能的生动实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盛媛媛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