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周前,5月19日刚刚圆满落幕的第三届南京(国际)矿博会再次用矿石引爆“石头城”,全网影响力值破5亿,累计超18万人竞相打卡。现场观众亲手触摸数十吨重的新疆阿勒泰铁陨石,细细观赏水晶矿石自然纹路在聚光灯下的温柔流转,伸手即是浩瀚宇宙,抬眸即是无尽苍穹。当AI生成影像越来越逼真的今天,人们依然愿意为真实世界的自然晶体驻留——这种对“在场感”的渴求,恰如江苏有线十六年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坚守:把“在场”的承诺沉淀为年轮,让文化的晶芒穿透时光,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始终做有温度的在场者。
与用户,在一起,做自己
当我们开始谈论“在场”,说明“在场”早已不再被习以为常。
凯文·凯利在《宝贵的人生建议》中的第108条建议是:保持在场,99%的成功只是在场而已。这种朴素的智慧,在深圳领奖台的聚光灯之外,更闪烁在每一个江苏有线人奋斗的剪影里。真正的“在场”,不是站在聚光灯下,而是蹲下身去,看清用户眼里的光。
社区工程师老张的工具箱里,以前常年备着三副不同度数的老花镜。这是他在装维过程中发现的秘密:很多独居老人看不清电视界面的文字图案,却不好意思开口求助。如今,“广电管家”服务把适老化改造送进全省千万家庭,全新设计电视界面,让老年人看电视不费眼、更舒适、更便捷,就像为每个用户定制一副“数字老花镜”。
类似的事情,在江苏有线十六载的春秋里不断生长。首创的“残疾人之家”智慧广电服务平台惠及百万特殊群体,让无障碍观影成为视障人士的心灯;参与建设全国首个省级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实现全省2000多个公立医疗机构医学影像“云端共享”,让就医变得省钱、省心又省力;“低保户看电视”民生工程覆盖近50万户家庭,真金白银托起低收入群体“暖暖的幸福”;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覆盖900多个乡镇,让“小村子”连上“大世界”。千万缴费用户的数据背后是千万个被温暖的故事,这些数字早已超越商业逻辑,成为测量社会温度的标尺。
江苏有线用十六年时间证明:所谓“领跑者”,不过是把“解决问题”的朴素承诺,重复了千万次。从“做一个鲜活的动词”,到“把自己活成‘行走的解决方案’”,每一位有线人或许并没做多伟大的事,只是把每一位用户服务好,因为我们相信,工作不应该只是完成任务,而是在与他者的交流之中散发生命的热情。
情感在场:连接,比抵达更重要
“用户需要的不只是产品,而是情感共振,更是情感归属。”江苏有线深知,真正的连接从来不是机械的信号传输,而是像藤蔓触碰阳光般细腻的情感共生。当短视频浪潮冲刷着注意力,当客厅的电视逐渐变成静默的摆件,我们选择用更柔软的方式点亮万家,用情感在场编织新的叙事。
江苏有线默默回答着一个问题:在算法推送的碎片中,我们该如何安放那些需要慢下来品读的价值?当短视频像落叶掠过屏幕,我们毅然亮起一盏阅读灯,悄悄拾起那些被算法冲散的贝壳。连续五年推出致敬经典·名家朗读会,贾平凹、余华、阿来、梁晓声、麦家等40多位文学名家与广大用户品读经典,将文学经典渗入老城砖的缝隙、吹进田间地头的麦浪秧苗,在写字楼格子间长出萤火虫、酿成一首首诗。
在“和您一起成长的约定”里,于“我在运粮河畔等你”中,为Z世代打造“新国潮市集”,搭建当代年轻人创造表达态度、交换故事的平台,共同续写集体记忆,让广电服务从“客厅刚需”升级为“生活方式”。用文化、创意激活情感共鸣,在现实里找寻新的可能,打开更丰富的生命体验,感知和世界交互的力量,以细腻、无声却坚韧的在场,影响更多心灵,连接更多生命。
从“我”到“我们”
“行走的价值观”与日月同辉
江苏有线传递的不只是信号,更承载着时代的温度与思想的光芒,点亮万家灯火,引领行业新程。在技术加速解构传统的当下,江苏有线用数字文明重建精神家园,在这里,技术不是冰冷工具,而是赓续精神血脉的现代载体。
所谓“守正创新”,“守”的从来不是形式,是那份让文化继续呼吸的诚意,是让文化在数字土壤继续生长的生命力。江苏有线打造“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运用5G通信、4K交互、虚实共生、超感体验等数字技术,刻画长江上、中、下游的蔚为壮观与迂回婉转,溯源伟大母亲河的雄奇与浪漫,为观众提供全维度感官互动的沉浸体验,让千年水纹从指间流过,将观众融入长江,成为长江的一部分,让千年文脉穿过华夏儿女的胸膛。
新时代的价值认同,就这样在光缆与血脉间续写。当孩子们用VR捕起一网星斗,那些闪烁的何尝不是祖先凝视过千百年的光。科技在此躬身,成为最谦逊的摆渡人,载着文明的重量,在数字江面上稳稳前行,让“文化铸魂”与“科技向善”双向奔赴,以向上之志、向新之力、向善之心、未来之思,守护住人文精神灯塔。
历史的巧合总暗含深意——十六年前,江苏有线首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时,恰逢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破冰启航;十六年后,当数字中国建设进入深水区,江苏有线又以“在场者”的姿态,在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潮头踏浪而行。正如颁奖现场那束照亮荣誉奖牌的灯光,江苏有线在数字中国的版图上投射出了文化自信的光芒。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江苏有线的故事,是关于坚守与创新的中国叙事,更是国有文化企业在时代巨变中给出的坚定回答,当科技的温度与文化的厚度交织,当企业的脉搏与文明的脉动同频,“在场”便不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千万次连接中生长出的共识,是人性共鸣真实的触点。
十六年,因为有你,才有我们,江苏有线,始终在场。
时间,让我们成为有故事的人,而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链接:
5月26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向社会发布“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并发布“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2家江苏文化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1家江苏文化企业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