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忠魂应未远, 鼓声惊旧梦——南京第十八届鸡鸣端午诗会朗诵诗(中篇)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汨罗江

                                张学庆(朗诵:李春玲)


菖蒲和艾草有了风光

汨罗江,就会漫过悲情刻度

投江的石头

经不住浪涛常年反刍

浮出水面

长满绿苔的沉冤

让历史打了个寒颤


扔几个粽子

便能溅出几朵浪花

把端午折成龙舟

鼓捶一响

便惊醒了两千多年前的噩梦


夜虽上演了一场

电闪雷鸣

而楚国,用自己的腰带

拴住了屈原的灵魂

如今汨罗江只要有点异常

楚天就会云涌

汨罗江的喉咙一旦嘶哑了

《天问》就会错齿

《离骚》就会隐隐作痛



           端午手记

                              屏子(朗诵:屏子)


艾草悬于门楣,将晨昏染成青色

糯米清香,在蒸笼里沉浮

祖母皱纹里,藏着远古潮汐


龙舟劈开江面,鼓点砸出漩涡

浪花中跃起的,是千年前的呐喊

箬叶包裹,透着五谷芬芳


雄黄在杯底沉淀,醉了山川

菖蒲剑指向天空,劈开混沌

那些未尽的故事,随江水蜿蜒


孩子们戴着香囊,追逐蝉鸣

丝线缠绕的,是对平安的祈愿

龙舟已远,桨声回荡


每一粒糯米,裹着乡愁

思念开始生长,暮色漫过堤岸

和所有的偏旁部首



     端午节:与屈原先生晤面

                          杨骥(朗诵:董湖)


绕过夏至的亭榭

在楚国的拐弯处

一眼就能看见屈原先生

正站在蝉鸣与葱茏

簇拥的端午节的楼台边沿

凭栏远眺

吟哦那些沉重如青石般的诗句


时间的河流上,有各种不知名的野禽

抑或是水中的浮游生物

争相啄食先生遗留的字词

充饥果腹,延续生命的内涵

蜿蜒曲折的汨罗江因一个人而著名

三闾大夫纵身一跃的姿势

把一个腐朽的朝代

冲撞得摇摇晃晃


先生也曾做过大官

可以乡间归隐,采菊东篱

亦可寒江独钓,坐爱枫林

但手中的狼毫饱蘸了太多的人间疾苦和悲伤

瘦削的肩膀扛不动

征战的硝烟与民众的哀嚎


回眸一望,2300多年了

先生的脊梁仿若是历史大山里盛产的竹简

缓缓展开

有先生的子嗣:《离骚》《天问》《九章》

迎面奔跑而来

有节有骨



    诗人与端午

                           高安宁(刘庆,张玲)


自从汨罗江吞下第一颗北斗诗星

吞没那叩击苍穹的天问

中国诗歌便以坊间粽子的名誉

包裹一粒粒高洁的灵魂

在龙舟鼓点中开始远征——


江水的层层浪尖结出棱角

这是路漫漫兮其修远兮的诗脚

游弋于庙堂之上和江湖之远

按朝代将诗脉走成一段段历史剪影

你走近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废墟

你走出汉武帝马蹄踏碎的边关月

你攀上盛唐崛起的巍峨的峰巅

你穿过赵宋山河被蹂躏的血腥


当韵脚化作踏遍乡关的得得马蹄

行吟天下便成为诗随时代的风气

那《短歌行》里的对酒当歌酣畅渴盼

那《兵车行》里的干云泣诉长歌当哭

那《长干行》里的两小无猜后生尤在

那《琵琶行》里的琴外悲音缭绕至今


如今,又到粽叶返青的时节

我们拒绝AI合成的仄仄平平

那就从眼前再平凡不过的诗会起步吧

沿着汨罗江踯躅独行

去郊野河滩割取粽叶扎牢滚烫的诗心

再把大江激流弹奏成青铜编钟的遗响

愿我们带着些许粽香的诗脚

走进楼市菜市和市井人家的餐厅


回望两千多载丰赡的华夏美俗

桌上粽子自然成了端午主角

而那条亘古流淌的汨罗江啊

不正是骚客们心中天然的母亲?



      说出青绿色的端午

                    谌宁生(朗诵:李纯,徐岚)


有龙舟

从我的额头

也从你的、他的额头划过

水声大作

急流飞溅

有节奏有层次的青绿覆盖我们

又从我们的身体,抽出一根根藤蔓

任其疯长,不加节制

长出口苦的春天。大风序列。南方唐突

参差一场爱情要的沟壑、断崖、深渊

我们正是这些羁绊

一直随波逐流,且迷狂、疯癫、忘形……


有芦荻风动

青涩山路,水路,迷津

青涩银杏低诵一声阿弥陀佛便有一记钟磬的寺庙

青涩石磨沉沉碾动深处的边关

一派少年气盛!

果然胜却江湖夜雨十年灯

我好像突然被什么推了一掌

时间,在成为暗河之前也有这样一刻?

这是五月,生活,出离过又回归中

两张芦叶,一枚粽子

谁在谁的贵贱之上?

谁最先化出端阳两个字的青绿?!


有雄黄立起

说一声邪去正安——

便有良姜、藿香、冰片、佩兰一诺应起

那普世的望闻问切

便走在目光清澈,举止安详,骨相清奇者身后

说出一个人的阳刚可淡,可浓;有苦涩,也有甘甜

我们错过太久

才终于想起改错

我们小心举目那只香囊

才知香囊一直在托举我们

并以药的名义

说出红尘,不过乡土人心,云上青绿



      在汨罗江边致屈子

                 胡剑明(李佶萍,陈敏)


原以为,端午节大雨

会阻碍赴约的旅程

可我还是决定到汨罗江边

牵你浪漫的手

在心里拨动诗弦


你的声音曾在此沉江

随后出水

和着江风、江水、江波

以《离骚》之笔探知风云

在二十三个世纪之前

发起令雷电失声的《天问》


江边,长长的夜里

大雨将目光浸泡

我与你,席地而坐

讨论真理与荒谬的距离

话题牵引出

草的呐喊,米的困顿


谁种下大片芦荻

放浪的芦花已取代功名

不容我们回避

风萧萧,有人逆风行吟

躲闪的诗句

成为命运的一帧布景


此时此刻

多想用秭归翠绿的粽叶

裹紧下沉的身影

将你一身傲骨

融入《九歌》明暗交织的音节……



      五月的雄黄酒

                      林康(朗诵:周文川,张莉)


一条江上,把酒临风

一杯雄黄酒把五月灌醉

把沉睡的历史一次次摇醒


在两千年的风俗中喝下这杯酒

门楣,船头上插上艾叶,昌蒲

一声长啸便是《天问》的忧患

《招魂》是沉入水底的冤屈

是这酒,这五月的雄黄

让“举世皆浊我独清”

阳光下显现百邪的原形


褴褛的衣襟,破碎的山河故国

悲悯的五月,比石头沉重多

比一颗心沉重

浑浊的浪花是垂涕的五月

抚摸你长长短短的诗句

都是你坚硬的骨骼

发烫的气节,有酒气的操守


雄黄酒已斟满了五月

是血性的男儿就要喝下这一杯

用一只诗桨,随鼓声翻起一江的浪花

将沉溺的五月掀起

微醉中,打捞悲壮的千古情思



        河问

                赵雨希(朗诵:陶伟)


菖蒲与艾草悬上了门楣

五月鸣蜩声里

正是悠悠夏日长

香囊上的一针一线

是江水翻涌的古老记忆

有人把糯米的叹息

裹进青绿的箬叶

用楚辞里的香草弧线

捆紧正在溃散的

史记


龙舟的鼓点捶打水面

像无数个时代在呐喊

而沉入河底的石头

始终保持着

纵身一跃的姿势

当所有的桨触碰到那块

两千年前的月光

年复一年追问

始终不肯沉没的阴影

那是时间

未能消化的骨鲠



        端午诗会

                     鞠培胜(朗诵:鞠培胜)


端午诗会的大幕

在古鸡鸣寺内拉开


讲堂外香客熙熙攘攘

讲堂内诗韵绕梁


屈原的诗魂

在现代诗的长短句中浮现


石头城的山山水水

来到聚光灯下走起台步


莲花座旁情感的彩云灿烂

豁蒙楼下遐思的流光向远


台城边清亮的鸡鸣

道出《离骚》传世的声响


        格律诗部分:(朗诵:周文川,刘晓华,尚庆叶)


           端午有感

                                        杨学军

残阳一抹漫江东,浪里龙舟祭屈翁。

渴饮诗泉心不老,千年天问续时中。



           端午祭

                                        段玲玫

又到万人争渡时,汨罗鼓角吊贤知。

沧波洗尽千年憾,棹挟风雷竞入诗。



               端午

                                         简静

菖蒲刈后又抽新,浅碧初萌气味真。

屈子吟魂今犹在,幽芳遍地是诗人。



           端午节怀屈子

                                         王双武

抱石天难补,怀沙梦尚长。

忠魂应未远,遍野芷兰芳。



     端午祭

                                      尤树林

千载丰碑照史篇,九州香粽祭屈原。

遇谗放黜山鬼恸,哀郢行吟渔父怜。

三楚天崩空醉醒,孤魂云散不回还。

此情耿耿向谁诉?湘水无声到碧潭。



            端午祭屈原

                                          朱益标

端阳岁岁泪滂沱,似说骚人冤屈多。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叹消磨。

凌云劲节千年竹,啸鹤雄诗万古河。

沉粽竞舟高士祭,清风一缕动天歌。



                  怀屈子

                                       周衍腾

离骚化入千江水,论语修成万户侯。

代代王朝一抔土,年年端午竞龙舟。



            端午

                                   赵霞

素盘堆角黍,榴月值端阳。

鼓沸龙舟劲,门清艾草香。

忘身持气节,醒世赋篇章。

千载忠魂在,人间缅忆长。



         端午感兴

                                    胡恒仕

人言屈子死,必谴楚怀王。

秽草东风恶,名花夜雨殇。

金瓯缺又碎,百姓雪加霜。

既喜国一统,因何恨始皇?



     念奴娇•恭和蒋定之会长

                                       郭宏之

大江奔去,念汨罗意远,别有风节。岁岁端阳歌起处,情义未曾孤绝。粽叶青青,五红俱足,疫毒齐泯灭。星河晴朗,峡山招隐新月。

夜静再读离骚,楚声慷慨,壮怀思吴越。庙殿江湖忧乐事,悱恻缠绵重叠。夏木阴阴,滔滔碧水,莫负英雄血。梦圆今古,神州无有沦缺。



               端午感怀二首

                                            子川

蒲风起处梦生凉,楚水烹诗粽叶香。

上下千年多恨事,离騒一曲汨罗殇。

呵壁问天天不应,沉诗断水水长流。

飞舟岁岁猴捞月,能不悲歌学楚囚。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