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校同学进行方案征集
面向全校同学进行方案征集
专业赋能:构建美育浸润新体系
作为江苏省高校美育,南通大学艺术学院依托学科优势,以 “爱通大・焕新计划”为抓手,规划形成 ㎡的沉浸式艺术实践空间。学院组建由专业教师组成的调研团,深入啬园校区学生社区,通过问卷调研、师生座谈,精准提炼 “美好社区・魅力通大”设计主题,面向全校征集涵盖绘画、书法、拼贴艺术等形式的创意方案,最终遴选出 2 支学生团队进入实地创作环节。
学院召开师生座谈会
学院召开师生座谈会
为保障艺术创作专业性,学院启动 “美育导师库”建设,选派 6 名骨干教师与 10 名研究生组成专项指导团队,开展为期 3 天的美术技法培训,系统讲授空间构图原理、材料适配技术、主题深化方法等课程,完成从平面设计稿到立体艺术作品的转化指导,为社区艺术改造筑牢理论与技术支撑。
绘制效果图小样
绘制效果图小样
实践育人:绘就社区空间新图景
5 月 28 日至 6 月 8 日,艺术学院师生团队在啬园校区展开沉浸式创作实践。针对李园墙面与融园地面不同载体特性,将《美好社区 你我共建》设计稿中的宿舍生活场景精准复刻至墙面;最后运用丙烯颜料叠色、渐变等技法,历时50余小时完成主题墙绘与地绘创作。
培训学习现场
培训学习现场
最终呈现的李园墙绘《美好社区,你我共建》以暖色调为主,通过还原宿舍生活的温馨场景,使墙面成为社区育人的可视化隐形教育载体;融园地绘《一路生花》以粉色系花卉为主要元素,融合南通大学“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寓意通大学子成长过程中与美好同行。两件作品巧妙融合 “艺术 + 思政” 育人理念,将校园文化融入艺术表达,实现校园文化元素与学生喜爱语言的创新碰撞,使社区空间蜕变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美育课堂。
此次实践是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探索 “艺术赋能社区” 的重要创新,不仅为校园新增 平方米兼具观赏性与教育性的艺术空间,更构建起 “院校主导、社区协同、学生参与”的美育共同体。参与学生累计投入 300 余小时创作实践艺术学院“一站式”指导教师张天然言:“我们不仅要在墙面上绘制美丽图案,更要在学生心中播撒美的种子,让艺术成为连接校园生活与精神成长的桥梁。”
李园社区墙面改造前后
融园地面改造前后
目前,李园墙绘与融园地绘已成为南通大学校园文化新地标,师生驻足观赏、拍照留念。这些承载着青春创意的艺术作品,是南通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美育浸润行动的生动诠释南通大学将继续深耕 “艺术 + 社区” 育人模式,以专业力量赋能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美育力量。
文 张天然 图 张天然 刘思琪 陶智健
校对 石伟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