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比赛本身
不少眼尖的观众发现
在理想、江苏银行等一众大品牌中
“东哈·东北街边烧烤”
与“何小雷鲜卤”
这两张“有味道”的广告牌格外惹眼
一家是湖塘纺织城里的苍蝇小馆
一家是专做常州口味的本地品牌
“苏超”爆火后
赛场广告位的价格水涨船高
但主办方守信践诺的契约精神
为常州的营商环境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纷纷点赞
(点击图片可跳转阅读)
有网友戏称
“常州这是将业余的热爱精神贯彻到了赞助商上!”
更有网民竖起大拇指
“一块牌子,看出常州的契约精神和营商环境!”
(上下滑动查看)
“东哈·东北街边烧烤”
与“何小雷鲜卤”的成功赞助
像是“苏超”赛场上的一个小小奇迹
这样的个体户“奇迹”
为什么总是发生在常州?
原来,在常州,从烧烤摊到绿茵场,从市井烟火到体育竞技,“信义”二字早已融入城市血脉,成为最鲜活的新“特产”。
竖起绿茵场上的“赞助商牌”
节节高涨的赛事热度,“带飞”了“苏超”这个业余联赛的商业价值。随着“苏超”二轮招商的关闭,赞助商数量已经从赛事一开始的6家增至19家。因此,不少网友看到烧烤店不仅挤入一众上市企业中,连赞助牌尺寸都一样大时,不禁惊呼“这家烧烤店太有实力了!”
“其实并没有那么贵。”
这几天
烧烤店老板娘张敬宇一直在忙着“辟谣”
原来,由于平时帮忙去体校接送外甥女,张敬宇格外关注常州的体育赛事,她偶然看到常州市体育局公众号发布的招募苏超常州赛区合作伙伴的消息,早在6月7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了电话、提交了资料。
何小雷鲜卤同样“眼光超群”。“6月4日深夜,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提交了广告位申请,可能因为是本地品牌,情怀属性比较鲜明,第二天就得到运营方回复,两天内就火速通过了审批。”创始人何小雷回忆道。
当“东哈烧烤”的广告牌出现在苏超赛场时,张敬宇简直不敢相信:“旁边全是大品牌,我们这小店太突兀了!赶紧联系工作人员怕添麻烦,结果对方特别包容,‘苏超’真的太接地气了!”而常州队不馁不退的精神也让她倍感鼓舞,“我在常州队的比赛中,真正看到了普通人的人生,明知道面前有很多难关、也明知道充满了不易,但我们只想咬紧牙关、拼搏到最后。”
派发共富共享的“营业照牌”
个体工商户是民营经济的
“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
一头连着创业就业
一头连着社会烟火
东哈·东北街边烧烤店从路边摊做起,到现在店内有四五十位员工,店员小伙刘开鑫乐呵道,“店里生意越来越好,我也希望女朋友更幸福!”面对记者,张敬宇笑着道出创业的艰辛,这个爽朗的90后姑娘,从2022年来常、2023年推着小车在寒夜里谋生,到卖房租门面、如今拥有自己的小店,张敬宇把这一切归功于常州这座城市的温度:“办手续、找摊位,一路都有工作人员帮忙,城管的管理很人性化,我们办理营业执照甚至只用了1小时。”
她向全国创业者喊话
“常州真的适合奋斗,欢迎大家来!”
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现在都不需要1小时,
20分钟就能办下一张营业执照。”
湖塘镇便民服务中心
综合保障中心主任张雅清笑着介绍
一块“突兀”的赞助广告牌
折射的是包容纳新的营商环境
勃勃生机的草根经济
更映照着
每一个平凡人掷地有声的热爱
在“苏超”这个接地气的赛场上、
在常州这块创新创业的热土上
每一个普通人都能
为热爱奔跑、呐喊、义无反顾
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进入蓝调时刻,“东哈·东北街边烧烤”明黄色的招牌显得格外温暖。当暖黄的招牌灯光与滋滋的烟火气升腾相融,这座城市以柔性治理与雷霆整顿,让每一家小店找到安身之处。
常州,容得下理想
也容得下烟火气
容得下千亿企业
也容得下街头摊贩
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市气质
才是常州真正的“顶流密码”
来源: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殷雯馨
摄影:高岷、陆士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