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狮首授权环
丝路交流:西汉银盒和波斯银盘“撞脸”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在汉代就和波斯帝国建立了交流。展览将南京博物院院藏的一件西汉银盒和来自阿契美尼德帝国时期的莲花纹银盘放在一起展陈,让观众直呼“撞脸”。
原来,西汉银盒的盖、盒表面饰有相对交错的莲瓣纹饰,这些纹饰是通过模具锤击锻造而成。此银盒的造型与纹饰与中国汉代及之前容器的传统风格截然不同,其采用的锤揲法在金属器物上压印出莲瓣纹饰。这种金展加工技术在阿契美尼德时期达到鼎盛。再对比伊朗的莲花纹银盘,两件文物的纹饰风格如出一辙。
专家介绍,莲花纹饰在伊朗历史的各个时期均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在阿契美尼德时期,莲花被视为时代的代表性花卉,被贵族阶层赋予了美丽与永恒生命的象征意义。
西汉银盒(前)和波斯银盘(后)
探索宇宙:星盘纹饰精准锁定北半球的星座
阿拉伯民族的天文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展览中一件塞尔柱时期的黄铜七件套星盘展现了12-13世纪伊朗人高超的惯性技术。据介绍,星盘是一种古老的天文仪器,在占星术、天文学与宗教等方面均有应用。其主要功能是测量恒星、月亮和太阳在地平线上的高度与位置,并推算日食和月食等天文现象。星盘由多个部件构成,每个部件都承担着独特的功能,如有的部件能够显示恒星与地平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家介绍,星盘中最为精巧的部分名为“蛛形盘”,其复杂的纹饰可完美对应到北半球的天穹和星座。星盘这种仪器最早出现于公元10世纪,并一直持续生产至19世纪的恺加王朝,主要产地为内沙布尔和伊斯法罕(Isfahan)。根据此星盘的纹饰风格判断,其产地很可能是呼罗珊地区的内沙布尔。
黄铜七件套星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