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电力南京公司迎峰度夏保供电 守护城市脉搏与万家清凉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七月开篇,盛夏的高温炙烤着大地,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江苏用电负荷峰值集体刷新历史纪录,其中南京全网最高用电负荷达1643万千瓦。随着气温升高,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一场关于能源保供的“硬仗”已然打响。
南京公司为华润电力旗下区域管理公司,负责南京区域火电项目运营管理及南京、盐城、淮安等区域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运维,公司运营装机285.53万千瓦,作为能源保供主力军,南京公司以“硬核”举措筑牢电力保供防线,向“峰”而行,以“满格”状态投身迎峰度夏保供电工作,用责任与担当为城市注入澎湃动力,以行动践行央企使命。
一、未雨绸缪,夯实保供基础
面对今年夏季南京电网最高负荷突破1643万千瓦的历史新高,南京公司坚持“早谋划、早行动、早见效”的原则,以系统化思维统筹资源,以精细化管理夯实基础。
燃料供应是保供的“命脉”,结合历史数据、气象部门高温预警、工业及居民用电增长趋势,围绕“保供应、稳价格、降风险”制定煤炭采购计划,6月底提升厂内厂外库存至最高位,迎峰度夏高峰期根据库存消耗情况灵活补库,动态调整采购节奏,为机组稳发满发提供坚实保障。
板桥项目全面开展拉网式设备检查,对发电机组、输电线路等关键设施进行细致排查,以设备可靠性、两票三制等为重点,全方位“问诊”设备,筑牢安全根基;严抓作业规范,加大“两票”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从票证填写、审批流程,到现场作业监护、安全措施落实,进行全过程监督,强化规范意识,守好安全“闸门”。
南热项目提前完成#1机组111B检修任务,夯实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硬件基础。组织防洪防汛应急演练、氨区泄漏应急演练、消防灭火应急演练,同时对迎峰度夏、防洪抢险物资进行检查,检验公司迎峰度夏实战能力,确保机组安全度夏,确保电力输出“稳得住、顶得上”。
化工园项目创新采用无人机巡视、红外测温等智能化手段,实现对烟囱、锅炉及管道等关键设备的高效监测,大幅节省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依托现有智数化平台,通过多维度技术创新与协作,全面优化安全保供与节能增效能力,用实际行动战高温、斗酷暑、保稳定,为区域能源稳定贡献核心力量。
二、迎“峰”而上,守护城市“生命线”
在这场迎峰度夏战役中,华润电力南京公司的员工们化身“高温战士”,运行人员手持红外测温仪和听棒穿梭在高温的汽轮机平台,他们猫着腰仔细测量每一个泵体温度,用听棒贴在泵体上辨别异常声响,值班员紧盯参数变化,在控制室内与数据“博弈”,紧盯“高温”设备及“跑冒滴漏”的现象。
在高温检修现场,检修队伍24小时待命,每天都能看到检修员工挥汗如雨,奋力拼搏的身影,设备有缺陷,机器坏了,即便再炎热,温度再高,也要第一时间扑上去。在水泵旁、在火嘴边、在送风机下、在捞渣机上,检修员工们总是一边擦拭着汗水,一边维修着设备,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勤消缺、精检修、战高温、保供电”。
新能源项目巡操员划着小艇穿梭于光伏阵列,坚持用红外设备检测每一组逆变器。在140米高的风机塔筒内,背着20余斤重的工具包攀爬在狭窄的机舱,检查齿轮箱温度、螺栓扭矩,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三、综合能源齐发力,为城市注入绿色动能,助力“双碳”目标
在守护清凉的同时,华润电力南京公司积极探索绿色低碳路径,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华润电力南京公司携手江北新区沿江街道、大厂街道,率先建成政企合作的"绿色机关"综合能源示范项目。集成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光伏路灯、绿色能源管控平台等多元素,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时追踪能耗数据,动态优化空调、照明等系统运行,综合能效提升超32%,年均产出清洁电力约21万千瓦时,累计减少碳排放792吨,实现机关办公区能耗精准调控与清洁替代。其“多能互补+智慧管控”模式不仅为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提供样板,更引领区域企业探索绿色转型路径,为江北新区“双碳”目标注入新动力。
当清凉眷顾炎炎夏日时,当城市灯火通明时,当企业生产线轰鸣运转时,南京公司的润电人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城市的“脉搏”。迎峰度夏的战场上,他们既是技术攻坚的“排头兵”,也是民生服务的“守望人”,更是绿色发展的“先行者”。未来,南京公司将继续以“硬核”力量为城市注入澎湃动能,让每一度电都成为温暖人心的力量。
作者:靳晖、齐梓任、樊凡、官政、周珊珊、韩丽、庄涛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