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文化·启新篇丨文化如磐石,匠心耀金陵——华润电力南京公司企业文化践行纪实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在华润电力南京公司,“践行企业文化”体现在运行人员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专注眼神里,融入到检修工程师精益求精的汗水里,贯穿于管理人员提升效能的决策中,更闪耀在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里。我们将企业文化“写”在安全生产的纪录上,“刻”在技术创新的成果里,“印”在服务民生的答卷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南京公司综合能源部部长胡晓光,主要负责公司电量营销、电力交易、碳交易以及南京地区综合能源项目开发等工作。他敢于直面能源革命新挑战,依托综合能源业务,与客户深入交流,广泛开拓电力市场。他曾经说过,说到就要做到,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披星戴月,只争朝夕。他跟公司领导立下军令状,带领南京公司综合能源部团队,将售电市场开拓与综合能源服务紧密结合,签约目标任务完成率107.91%超额完成挑战值,签约电价在华东大区江苏区域排名第一。在售电拓展过程中,还流传着一段关于诚信服务的佳话。在2025年售电签约工作中,一家建材公司的年用电量高且存在绿电需求。2024年10月,各家售电公司竞争进入白热化,部分售电公司恶意报价,并许诺给这家单位远低于市场化成交电价的价格,实际并无法兑现。面对恶意竞争的不利局面,综合能源部坚守诚信、合规原则,没有跟随降低报价。在保障公司利益的前提下,通过积极与客户沟通、签订绿电补充协议等来保证客户利益及电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凭借着对客户负责的坚定信念,团队最终按照固定价格成功完成售电签约工作,并且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许。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南京公司负责南京、淮安、盐城三个城市的新能源开发建设任务。盐城滨海整县20MW分布式光伏项目,是南京公司成立以来第一个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滨海正红200MW集中式项目,也是南京公司的第一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千钧重担”压在了工程部建设团队的肩上,他们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新能源项目,要的就是时效。在滨海这个风光资源丰富的县,各大发电集团都争先恐后地抢资源。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公司领导下达的任务,工程部建设团队的小伙子们没有“等、靠、要”,主动提出在工作中必须做到“三个提前”——策划提前、准备提前、工作提前。在前期开发工作基础上,他们积极联系大区各部门,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可研评审、收口,技术规范书的编写,同时与招采人员积极协助,完成招标评标,确定EPC单位、监理单位,并迅速抽调赖小文、何卫雪、张炜等精干人员,组成滨海项目部。
新能源项目,开发先行,建设是重点。工程刚开始,就遇到困难,施工单位订的支架在河北省生产,由于疫情封锁道路,车辆出不来。项目部积极会同施工单位人员寻找解决办法,终于在江苏省内找到了替代工厂,保证了支架的按时供货。
滨海县市民中心楼顶光伏支架配重块开始制作,标志着整县光伏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市民中心、卫健委大楼、县政府食堂……一个个建筑的屋顶,树立的不仅仅是华润电力的光伏板,更是优秀的企业基因。
新春佳节,滨海县节日氛围浓厚,大街小巷车水马龙,当地的人们拖家带口办年货、添新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项目部的同志们依旧站在工作的第一线,白天在现场安排着工作,晚上遥望万家灯火,与远方的家人沟通时,说得最多的话语便是:等工作忙完……
功夫不负有心人,滨海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正红一期91.5MW渔林光互补光伏项目圆满并网,项目部所有同事的努力付出终于取得硕果。南京公司滨海项目建设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也为今后的项目积累了经验,夯实了基础。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作为值长,黄峥峥深知持续学习的重要性。2023年,在江苏省总工会举办的集控值班员技能大赛中,黄峥峥荣获二等奖,实现了华润电力在此项赛事的历史性突破。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公司重视培训工作的体现。为了这份荣誉,他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他不仅在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还利用业余时间广泛参与培训和交流,不断提升自我。2024年,当江苏省总工会再次举办竞赛时,黄峥峥通过公司内部仿真机竞赛选拔,再次代表公司参赛并斩获奖项。他的成功,源于永不言败的坚韧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为了备战比赛,黄峥峥提前抵达培训中心,争分夺秒熟悉仿真机操作。夜深人静时,他仍在机房加练,累了就以桌为床,浴巾为被,小憩几小时后继续投入训练。正如那句诗所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峥峥以更加谦逊的态度,不断汲取新知,提升专业技能,带领团队向更高目标迈进。
同为值长,卜宪辉将提升电厂经济运行指标作为核心任务,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在日常管理中,他推行精细化设备管理模式,优化调整,让经验丰富的员工负责关键设备,做到定时、定人、定责。面对复杂多变的电力需求,他带领团队深入分析历史数据,总结负荷变化规律。迎峰度夏期间,他提前制定科学的机组调度方案,精准调整发电功率,保障电力供应。在指标竞赛中,他针对竞赛规则和考核要点,为每位成员制定个性化提升计划,并组织专项培训,真正做好精益运行。卜宪辉带头研究新方法,鼓励大家创新思维。他始终秉持“精细管理、高效运行”的理念,通过优化参数调整、强化风险辨识及预判,练好基本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带领班组实现机组能效的稳步提升。
在机组检修现场,汽机主任师董晓宇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勇挑重担,担任检修专业负责人。面对#4机B循环水泵振动大、罗茨泵过载等“硬骨头”,他创新使用频谱分析、大数据模型等技术精准诊断,带领团队日夜奋战,成功将#4机B循环水泵振动值由112μm降至45μm,解决困扰已久的设备顽疾,有效提升设备可靠性。在#5机凝汽器优化工作中,他深入研究并进行反复试验,将#5机凝汽器端差由3.7℃优化至2.6℃,二期机组凝汽器真空严密性指标提升至73Pa/min,达优秀等级,为“双碳”目标实现筑牢设备根基。
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为公司做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检修公司郭瑾在年初与安徽新能源公司的13个风电光伏场站年度预试报价中,按照甲方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必须对所有分项明细进行报价。面对88页的分项明细和陌生的专业术语,郭瑾与专业人员进行良好沟通,按照分项明细精准做出项目工日核算,加班加点制作报价书,完成报价书后在合同审批流程中又出现了7份合同无法上传到系统的情况,紧急与OA系统中客商管理系统、ERP系统和FMS系统的客服人员不断进行询问沟通和操作,最终按时将13份合同全部导入审批流程。
合同履约基建台账是实现项目全周期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新能源公司解宁从零开始搭建前期、过程、竣工完整的台账体系,按阶段细化动态执行台账,实现技经管理可视化,合同履约分标段合同金额、付款节点、登记记录,资金支付按发票、付款、支付记录关联提单号码、日期、金额等基础数据,实时计算累计支付率。台账的建立不仅起到记录的功能,还具备进度跟踪、风险预警、成本监控等功能,为结算决算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也为最终实现“建一项工程,留一套铁账”的管理目标。
南京公司南热项目#2机组脱硫提效改造工程于2024年10月9日正式开工,并于11月19日顺利完工,实际施工工期为42天,较计划工期缩短了3天。2024年7月底,团队就召开专题研讨会,共同探讨并形成了26条有效推进#2机组脱硫提效改造工程的措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施工初期,设备管理一部副部长张光积极协调锅炉专业改变停机冷却方式,并提前做好工作票办理准备,节省了两天宝贵的施工工期。灰硫专业人员有限,为了确保业主单位能够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地对吸收塔高危作业现场进行现场旁站监督与管理,EHS部副部长华佳文积极协调各部门安排熟悉灰硫或者安全专业的员工,与灰硫专业人员一起组成两班倒工作小组,轮流值守,缓解人员连轴转的压力。在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机组脱硫提效改造项目克服重重困难,提前圆满完成改造施工,充分展现了团队的专业能力和高效执行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华润电力“以人为本,做事业上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的行为理念引导下,南京公司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将关爱退休职工作为重点工作,精心规划、统筹部署。工会积极响应,深入践行关爱员工的宗旨,多方协同配合,架起企业与退休职工的“暖心桥梁”。人力资源部和南热退休办作为公司的服务窗口,始终将退休职工的需求放在首位。团队肩负着1088名退休职工的服务保障重任,用专业与温情书写着“零失误、零差评、零投诉”的服务答卷。
工作中,他们能做到精准服务,做退休职工的“贴心管家”。人力资源部和南热退休办日常处理退休职工医药费报销、丧葬费办理、政策咨询等多项事务,既是连接退休职工与企业的“纽带”,更是化解问题矛盾的“缓冲带”。面对多数为原南京热电厂改制前退休的老员工群体,公司始终坚持“把退休职工当亲人”的服务准则,坚持做到驻点服务有“温度”,在江南、江北设立服务驻点,不仅为退休职工提供医药费报销时的票据整理、陪办代办等贴心服务,更耐心做好政策解读,让老人们“办事不犯难,心里有底儿”;做到特殊关怀有“速度”,对高龄、行动不便的职工,主动提供上门服务;面对已故职工家属,在办理丧葬费补贴时不仅高效办结事务,更用真诚慰问传递企业关怀。
平日里,他们主动作为,做急难愁盼面前的“冲锋者”。2024年,公司以两次“特殊攻坚”展现服务担当。当得知两名退休职工因材料丢失无法办理军人优待证时,公司迅速启动“跨部门协同机制”,三天化解老兵难题。原检修公司锅炉车间工人季三章,1974年进厂前曾服役于特种兵部队,退休后定居苏北泰兴。因退伍证遗失、入伍资料难寻,无法享受退役军人优待政策。退休办接到求助后,立即兵分两路——一方面开展内部查档,派人到公司办公室检索集体户口原始证明。另一方面进行外部协调,人力资源部安排专人前往南京社保中心调阅“退役军人登记表”“应征公民兵役登记表”。经过多方奔走,仅用3天便集齐所有证明材料并协助完成补办,为季师傅如期办理优待证赢得宝贵时间。“没想到企业还记挂着我们,这么快就解决了心头大事!”季师傅的感激之情,成为团队服务初心的生动注脚。
工作中,他们坚持华润文化传承,坚持“以人为本,做事业上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理念。从青春献厂到暮年关怀,公司用行动诠释着对“老电力人”的致敬。人力资源部张静辗转多个城市,只为核实档案数据,帮助退休人员顺利办理手续。“退休职工曾为公司发展挥洒汗水,如今我们多跑一趟路、多费一份心,就是对‘以人为本’最好的践行。”
砥砺奋进十四五,扬帆启航十五五。在南京公司还有很多立足岗位、勇于担当的先锋榜样。他们始终践行着企业文化“行为四句”,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筑牢安全基石,用开拓创新的智慧赋能绿色转型,在迎峰度夏的保电一线恪尽职守,于能源变革的浪潮中奋楫争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李文斌、陆轶君、胡晓光、何卫雪、黄峥峥、卜宪辉、董晓宇、郭瑾、解宁、仇宏业、周劲松、张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