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祝福
记者了解到,2025级新生班主任和古代文学教研室专任老师们,也参与到姓名诗的创作中来,给诗歌增添了不少古典文学的雅致气韵。教授古代文学的倪晋波老师说:“这份写在纸上的见面礼,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亲近古诗、喜欢文学的种子,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文字里那份温暖与力量。”
记者注意到,这些为新生创作的姓名诗,以独特的笔触,勾勒出专属的成长愿景。“于飞比翼咏汀洲,瑞雪初凝楚歌幽。寒梅暗契骚人骨,清韵还从雅颂求。”是为新生于瑞寒量身打造的姓名诗,这首诗巧妙融入了她的姓氏和名字,结合《诗经》和《离骚》的典故,希望于同学如诗中“于飞”之鸟奔赴新程,似“瑞雪”初降蓄力坚韧。新生朱凯浪的姓名诗“征鞍载捷传凯奏,远浦扬帆逐浪行。”则寄寓着老师们对他远大志向和恢弘气魄的期许。
据介绍,除了姓名诗,今年的新生礼还藏着满满的巧思: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手册、一枚带着文院特色标识的徽章、一张精心设计的明信片背板、一张充满科技感互动的NFC卡,透过用于封装的透明袋,一面印刻扬大初印象,一面传递姓名诗的温度。徽章是文学院师生亲手设计的创新之作,25级新生辅导员高群老师告诉记者,徽章共有20种不同款式,风格多样,包含了半塘、仰师亭、紫藤廊等文院气息浓厚的校内‘景点’,希望新生们提前与校园相识。
别致“人名诗句”
记者采访获悉,往届收到姓名诗的同学都给出好评,有的将其工整誊抄在了笔记本扉页,有的拍照分享到社交平台,有的直接馈以和诗。“字载意,诗传心,我们想让新生们知道,他们的名字自入学起就被郑重书写。”文学院院长王定勇老师说,“在诗中读懂这份心意,就读懂了文学院‘以文育人’的初心。”
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茜老师表示,从第一首姓名诗落笔到今日,五年的坚守延续着这份中式浪漫。姓名诗作为文学院的品牌,更成为纽带——一头拴着对新生的期盼,一头连着文脉深厚的传统,希望这份诗意祝福,在一届届学生中传承下去。通讯员 吴布颜 张睿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