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长护险制度全覆盖
部分地区服务质量待提升
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和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长护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给予长期失能人员专业化、规范化的照料和医疗护理。
淮安市淮阴区的陈大爷反映,他参加了长期护理保险,享受居家护理服务。“这个政策虽然好,但还不够贴心。”陈大爷今年73岁,家住在当地比较偏远的农村,20多年前因外伤导致截瘫。去年10月开始,他接受了护理机构提供的上门居家护理服务。不过,护理员仅提供简单服务,如厕、洗浴等项目则无法提供,陈大爷觉得护理服务不到位。
淮安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印亚琴介绍,在淮安市,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上门服务机构的护理员均为持证上岗,服务项目分为三大类,共29项,基本能满足失能人员的需求。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共15项,包括面部清洁、口腔护理、理发等,每次选择不超过8项,每次服务时间不低于1.5个小时,上门服务每个月不少于10次。
“针对陈大爷的情况,当地护理机构已经上门了解需求,提升了服务质量。”印亚琴说,为了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他们建立了监督管理评价考核机制,不定期回访,积极采纳服务对象的合理建议。
朱丽菁表示,医疗保障部门会对护理员的服务质量进行核验和监管。派出护工的护理机构要采取相应方式,对护工的服务工作进行留痕。护理人员提供完护理服务后,被护理人员家属要签字确认,对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评价。医疗保障部门也会不定期的安排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朱丽菁介绍,江苏已经实现长护险制度全覆盖,参保人数有6400多万人,全国最高,长护机构有2600多家。截至目前,有30余万户的失能家庭得到了长护,“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但是我们在长护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朱丽菁坦言,目前国家层面正在做一些顶层设计,下一步,江苏会按照要求,做好三方面推进工作:一是推进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培训;二是推进长护服务项目规范统一;三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型,扩充长护服务能力,让老百姓能就近享受到医养结合的长护服务。
医美项目不得刷医保
部分医院未执行到位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规定,光子嫩肤、瘦脸针等美容改善类的“颜值升级”项目,医保不予支付,同时医保个人账户也不允许支付。那么,公立医院的医疗美容项目是否都照此执行了呢?
近日,记者在扬州、泰州等地走访后发现,不少医院表示,医保统筹基金不可以用来支付医美项目费用,但个人账户可以,如果医保卡里钱不够,还可以通过家庭共济的方式,使用亲属的医保卡余额。
“如果仅仅是为了美容,为了整形,医保是不予支付的。”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督处副处长陈葵明确表示,医学美容项目不属于医保支付范围,无论是医保统筹基金还是个人账户,都是不允许支付的。“如果患者存在颌骨畸形,影响到咀嚼和呼吸功能,临床上通常会采取颌骨修整术进行治疗,该项目可以使用医保支付。”
“医院一些工作人员对政策理解不够全面准确,下一步,要加强宣传培训,严格规范执行。”同时,陈葵提醒参保人员,如果发现类似线索,可以拨打12393进行举报。
陈亮表示,参保人员要明确医保报销的概念,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参保人享受住院、门诊医疗费用报销待遇,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等目录的医疗费用由医保基金支付,除此以外的其他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同时,医疗机构也要加强自我管理。“医保部门的态度非常明确,加强查处的力度,发生此类问题一定严惩不贷。”
“比价神器”促公平
购药服务如何更便民
您在买药时会“价比三家”吗?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在购买一些常用药时发现,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药品在不同药店的价格存在差异,少则几元多则数十元。
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加公开透明的购药服务,促进药品零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去年9月,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开发的“比价神器”——“江苏药价通”小程序正式上线,只需通过手机即可查询全省药店在售药品的价格信息。
那么这款药品“比价神器”是否真的好用?记者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江苏药价通”小程序中,一些药品的登记价格和销售门店存在明显偏差。
“节目中反映的问题是存在的。”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张亮表示,目前已经调整了价格的采集,由原来药店上传改为医保部门采集实际发生的交易价格后上传,并调整更新频率。
张亮介绍,目前江苏有3.2万多家实体药店,各家系统差异比较大,因此推进“江苏药价通”系统与药店进销存系统对接难度较大。“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系统信息监测和管理,及时提醒没有及时维护信息的药店。”
新华日报•政风热线记者 蒋浩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