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供图
尽管顶级飞行者通过严格训练与精密装备将风险控制到最低,但翼装飞行本质上仍是一项容错率接近极限的“边缘运动”。
张先生告诉记者,据起跳高度和飞行特点,翼装飞行主要分为低空翼装和高空翼装两大类,RandyZ此次就属于低空翼装飞行。“高空翼装飞行者通常是在高度3000米以上的飞机上起跳,而低空翼装飞行者通常是在悬崖、大桥、高塔以及高楼上进行起跳。低空翼装飞行由于初始高度较低,几乎没有自由落体缓冲的时间,直接进入滑翔状态,需要极为精准的飞行控制能力,稍有不慎就可能撞上障碍物,且降落时必须在极低的高度打开降落伞,一旦失误几乎没有修正机会。”
极高的危险性和难度也意味着严苛的入门门槛。
“跳伞证是基础前提,”张先生介绍道,“学习翼装飞行前,必须积累至少200次高空跳伞经验,并取得USPA(或同等)C执照。”
具备资质后,还需通过美国跳伞协会(USPA)的翼装飞行能力评估,参与者需要学习翼装飞行高级训练课程FFC(Formation Flying Course)。FFC课程主要针对高空翼装,旨在教授飞行员如何安全而精准地与其他人组成编队飞行。
受访者供图
掌握高空翼装后,欲挑战低空翼装,还需具备100-200次无翼装的低空跳伞经验,并能稳定完成极低空开伞。
被称为“亚洲翼装飞行第一人”的张树鹏曾分享其训练经历:为备战天门山世锦赛,他每隔一两周便前往天门山训练。起跳后需平行崖壁下降,穿靶飞行时速约180公里,竞速飞行时速甚至高达235公里。“2012年初学翼装时,一天跳十二次,紧张到顾不上吃午饭。”他回忆道。2013年3月15日,在完成207次高空跳伞后,张树鹏实现了首次高空翼装飞行。
除了技术要求严苛,翼装飞行对参与者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加之投入不菲,使其在国内仍属小众运动。
“国内活跃的翼装飞行爱好者不超过100人,年龄多在25至45岁之间。”张先生透露,“仅一套性能较好的翼装装备费用就需约10万元人民币起,此外还需负担伞票、教练、交通、签证等系列开支,大大抬高了参与门槛。”
来 源:潮新闻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