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城市实行春秋假
目前,浙江杭州、湖北恩施已明确实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
说起春秋假,杭州是 “先行者”,自2004年起开始实施中小学春秋假试点。近年来,杭州春假的时间一般在5月前后,秋假的时间则是10月前后。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还考虑到双职工家庭的难处,明确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免费春秋假托管服务,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2014年,湖北恩施州恩施市开始在义务教育学校尝试放春假。2017年起,恩施州决定在全州义务教育学校放春假和秋假,每次时长2至3天,原则上与法定节假日或双休日衔接。此外,今年3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教育局发布一则春假通知,明确202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放春假,4月7日至8日,与清明节假期相连。
寒暑假之外
孩子们休假的另一种解法
如今,寒暑假已然成为旅游高峰期,不只是亲子游、家庭游,各类研学班、夏令营、冬令营等成团出行也爆火,一定程度上让热门地区的交通、酒店患上了“假期饱和症”。有了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也算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错峰。
对于很多家有儿女的工薪族来说,自己本想在春秋时节休年假,但这个时候孩子要上学,往往只能选择和孩子的寒暑假同步,但寒暑假是高峰出行期,不仅各方面的消费更贵,体验也不太好。有了春秋假,家长的选项多了,也可以更灵活地休自己的年假。
还要看到,春秋假的意义,远不只是提振消费。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自然风光,春秋时节都更适合出行。当学期过半,给孩子一段休整时间,是减负;当河山大好,让孩子走进自然,行万里路,也是增长见识、陶冶性情。
当然,各地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不一,春秋假的落实不能一刀切。这次通知也明确“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各地也要遵从实际,多聆听来自学校、学生、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因地制宜地推动春秋假落地。
有些家长也会担心,放春秋假会不会耽误孩子学习?这次通知说得很明确,一是“放假总量不变”,二是“缩短寒暑假时间”。也就是说,春秋假并不是新增假期,而是通过优化、完善,让假期布局更加均衡。
以往,之所以形成了寒暑假的主流模式,主要是因为暑期太热、冬季太冷,学校保暖降暑的条件也有限。如今推行春秋假,则是因时而变、乘势而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协调人们尤其是孩子的作休时间,是大势所趋,也是更加进步的教育理念。
总的来讲,假期更加丰富而均衡,可以满足更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撬动更多的社会效益。
来源/央视网、潮新闻、澎湃新闻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