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战地显忠诚 三代传军魂 连云港这个军人世家三代人都参加过抗洪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接到儿子从长江边安徽马鞍山打来的电话,证实了他此前的猜测,当兵的儿子果然上了抗洪一线。最近几天,胡忠每天关注新闻中儿子所在部队的抗洪动向,希望找到儿子的身影,“他肯定就在那一大群满身泥污的‘迷彩服’里。”

胡祥伟和战友在抗洪抢险中。

胡忠一家,祖孙三代从军,父亲曾是“塔山英雄团” 一员,他本人有27年军龄,先后跨越5省9市来到连云港,如今儿子正随所在的光荣部队“临汾旅”参加抗洪。三代人,薪火相传,军魂永铸。

年少不凡,奋战在一线

在手机搜索栏输入“临汾旅”三字,轻轻往下一拉,都是关于该旅官兵在安徽马鞍山抗洪的新闻。几天前,胡忠在新闻图片中,发现了儿子。

长长的河堤上,一边是漫上来的洪水,一边是绿色的农田,图片中的胡祥伟有时是手持铁铲奋力挖土,有时是和战友一起赶着扛包背土加固河堤。还有摄于夜晚的图片,身穿橙色救生衣,脸上、手臂上的泥水已干,躺在河堤上头枕着沙袋睡着了。

胡祥伟在抗洪抢险中。

两年前这个季节,当时正上大三的胡祥伟从连云港应征入伍。今年夏天长江流域的洪水,让他站在了抗洪前线。

7月16日下午两点,胡祥伟随部队从驻地出发,急赴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当地牛屯河、裕溪河等超警界水位,多处发生圩坝溃口、管涌、滑坡甚至塌方等险情。

胡祥伟和战友在抗洪抢险中。

“下午6点左右到达临时驻扎点,以不超过5分钟的时间列队、放置行李、再次列队赶赴抢险现场牛屯河,连夜奋战,17日凌晨,才回到临时驻扎点进行休整。18日那天,他才打电话告诉我,在抗洪前线了,已经连夜展开行动,正在休整间隙。”胡忠回忆当时接电话的情景,“这孩子还特意叮嘱我,不要告诉妈妈,不想让她担心。他不再是我心中的那个小毛孩。”胡忠说起儿子,“他长大了,是个男子汉了。”

胡祥伟在抗洪抢险中稍作休息。

三代军人,战地显忠诚

胡忠的老家,在湖南永州。1990年,胡忠从家乡应征入伍。2016年10月,带着对部队的眷念从原南京军区驻盐城某部转业到连云港市,目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翻看胡忠的军旅印记,27年的军龄,跨越福建、河南、江苏等5省9市,历经5次部队编制体制调整和12个岗位的任职锻炼。

小时的胡祥伟。

“我从军20多年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父亲永远是我心底最坚强的力量……”胡忠说。他的父亲胡昌庭,1964年入伍,所在部队是驻广东沿海的陆军原第41军“塔山英雄团”,一边进行战备训练,一边在汕头牛田洋地区的围海造田。他先后在团特务连工兵排,任班长、连队通信员、代理排长,在当班长期间光荣入党。

“当时,连队干部和团领导都推荐他提干并上学深造,他始终认为自己还不够优秀,主动把连队的提干机会让给了家庭困难的同乡战友。1969年12月,他告别了5年的部队生活复员回到了他眷恋的小村庄,当了一名大队民兵营长。 ”

胡忠和父亲胡昌庭。

在这样的军人家庭长大,胡忠的儿子胡祥伟从小便有了长大后当兵的愿望。家中几张十来岁时拍的照片上,当时还是个小胖墩的胡祥伟戴头盔,扎腰带,身穿迷彩背心,手握玩具枪。

2018年8月征兵季,胡祥伟正在江苏财会职业学院上学,这个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长大的热血青年,9月份以在校大学生身份应征入伍。

胡忠向记者展示儿子现在的照片,照片上身穿迷彩服的小帅哥,体型标准,精神饱满,哪还有一丝以前小胖墩的影子。

入伍时的胡祥伟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胡忠在连云港预备役高炮团当连长、营长期间,5次带领官兵参加省军区组织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实弹射击“大考”,次次全优,6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次次夺魁。曾一举命中3具拖靶,创造了全省预备役高炮部队实弹射击最好成绩,也曾取得夜间命中航模拖靶的优异成绩,个人多次受到上级立功受奖表彰。

胡祥伟到了部队后,想起家中书房上一张爸爸立三等功的照片,“现在才知道,在部队立功受奖的不容易。”

小时候的胡祥伟和爸爸胡忠在一起。

抢险救灾,争先传军魂

目前,胡祥伟仍随部队坚守在抗洪前线。巧的是,在胡家三代军人身上,都有抗洪的经历。

1965年5月,广东潮汕地区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在“塔山英雄团”特务连工兵排服役的胡昌庭,为了保护部队弹药仓库安全,和战友们冒雨战斗,挖水沟、搬石子、疏通下水道等,果断阻止了洪水浸入仓库,确保了部队战备物资安全。

胡祥伟就地躺倒休息。

2000年6月,连云港市多次出现强降雨,累计降雨量已是往年同期两倍多,位于海州区的蔷薇河大堤超出警界水位,堤坝随时都有溃堤危险。胡忠时任连云港预备役高炮团连长,迅速组织30名应急抢险预备役人员到达指定地,随团机关人员担负运送防洪物资器材、加固大堤、转移受灾居民的家庭财产等任务。经过军民三昼夜的连续奋战,蔷薇河大堤的险情得到控制,保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这些往事,以前胡祥伟都听大人讲过。在他心中,这是一个军人世家的担当。

小时候的胡祥伟和父亲在一起。

还有一个多月,胡祥伟就将满两年义务兵服役期,面对走留的选择,他对父母说过自己的想法:“只要部队需要,我要向爷爷和爸爸两位老兵学习,愿把青春献给国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通讯员 史卫平 李兵 曹丽娟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