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食品抽检结果~
结果发现,
10批次食品不合格
有面包、夹心海苔、花生等常吃零食
还有我们日常烹饪用的酱油
一起来看看吧~
食品抽检
近期,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586批次,涉及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方便食品、糕点、冷冻饮品、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水产制品及调味品等食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576批次、不合格样品10批次,情况通告如下:
01
无锡市宜兴市诚则成百货超市有限公司城南分公司销售的标称宜兴环科园闽龙兴食品厂生产的半切吐司面包(生产日期/批号:2020-4-11),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02
无锡市江阴市西郊贤松副食品商行销售的标称常州市钟楼区强泰食品厂生产的香酥花生(生产日期/批号:2020-3-26),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03
无锡大统华购物有限公司丹阳开发区分公司销售的标称江苏康泰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味极鲜(酱油)(生产日期/批号:2019-12-20),氨基酸态氮(以氮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04
宿迁市泗洪县亿万佳超市销售的标称徐州华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超软黄油吐司(生产日期/批号:2020-3-08),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南京站。
05
连云港市连云区通成海干货商行销售的标称连云港文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夹心海苔(芝麻味)(生产日期/批号:2019-12-09),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连云港市质量技术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06
连云港市连云区通成海干货商行销售的标称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久通水产品加工厂城头分厂生产的炒米夹心海苔(生产日期/批号:2020-1-07),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连云港市质量技术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07
连云港市连云区东园社区时元法海干货店销售的标称连云港市亚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吾爱零海苔夹心脆(芝麻)(生产日期/批号:2020-01-18),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连云港市质量技术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08
无锡市江阴市良辰吉麦隆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香港木板屋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南京创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藏黑综合水果坚果燕麦(方便食品)(生产日期/批号:2020-02-28),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09
宿迁市江苏千百美超市有限公司洋河新区中心店销售的标称徐州市九里区拾屯镇新星炒货厂生产的葵花籽(生产日期/批号:2020-03-01),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南京站。
10
淮安市涟水庄艳食品店销售的标称连云港传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赤豆冰棍(生产日期/批号:2020-03-17),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宿迁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针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市级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处置工作,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
部分不合格项目的小知识
01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可能是个别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料初始菌数较高,又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02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
防腐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加入食品以延迟微生物生长或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防腐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 1。糕点中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未严格控制各防腐剂的用量造成的。防腐剂使用不当会有一定副效应,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
03过氧化值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随着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会逐步升高。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或者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油脂酸败;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氧化,原料储存不当,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终产品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一般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严重时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
04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05霉菌
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真菌,食品中霉菌超标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霉菌污染,或者是产品存储、运输条件控制不当导致流通环节抽取的样品被霉菌污染。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
06氨基酸态氮(以氮计)
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越浓。氨基酸态氮不合格,主要影响的是酱油产品的风味。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可能是产品生产工艺不符合标准要求,未达到要求发酵的时间;也有可能是产品配方缺陷的问题;还可能是酿造酱油产品本身等级较低,企业为增加销量违规标注高等级等(酿造酱油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还有可能存在个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而故意掺假的问题。
来源:江苏省市场监管局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