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争议呢?因为在不少球迷看来,这样的动作不足以导致龙东倒地,龙东的“表演”太夸张;一部分球迷认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身体接触,判罚点球属于“量刑过重”。
当然,最大的争议,是在如今有VAR视频助理裁判的情况下,傅明完全可以回看这个动作发生的过程。不过,傅明在第一时间经过和VAR的简单沟通之后,还是很坚定地给了点球。一方面,有可能是VAR的判定和傅明一致;另一方面,就是傅明当时看得很清楚,认为这就是一个犯规,应该给点球。
平心而论,这次判罚是“误判”吗?
在紫牛新闻记者看来,这肯定不会是“误判”,因为双方是有身体接触的,即使钱杰给的动作很小,却也确实顶到了龙东,导致其第一时间倒地。当然,这个球的吹罚也和裁判的判罚尺度有关系,属于“可判可不判”的范畴。比如英超鼓励身体对抗,类似的动作很多时候裁判是不吹的;但如果尺度比较严,这一动作一旦吹罚,“肇事者”也只能自认倒霉。
当然,对于这个点球,很多业内人士有着不同看法。比如媒体人董路就如此评价:“个人觉得,这个点球的判罚太过严苛,这是一个幼儿园比赛都不存在的点球。”
再把话说回来,为什么傅明又有那么大的底气,在伤停补时如此敏感的时刻,坚定给点球而不回看VAR?
这其实和足协对裁判的“最新要求”有关。针对中超前3轮赛事出现了各类裁判判罚问题,中国足协裁判部门赛后已经组织专人召开专题会议。并在第4轮比赛开赛前,对两赛区所有执法裁判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判罚工作的要求,并责成各裁判员,包括VAR操作人员尽可能加快VAR介入的操作速率,从而提升判罚效率。具体来说,也要求当值的场上裁判员要有“决断明快”的判罚,不要过于对VAR依赖。
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负责人,前意大利著名“光头裁判”科里纳在上月的一次国际足球论坛上也明确表态道:“VAR的介入旨在辅助裁判员提升判罚的准确率。国际足联对裁判员执法水平的评判主要依据是他们对具体案例判罚的第一反应(裁判员人为判罚)。”
所以,联系到足协的“最新要求”,傅明如此坚定,也就不奇怪了。当然,判罚出现争议,是另一回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晨瑆 孙云岳 张昊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张晨瑆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