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相城的鸡头米
凌晨5点多,在相城北桥街道牧谷农场,早已有“采摘人”在碧绿的芡实叶子间、黏腻的淤泥下来回移动。128亩的池塘里,圆圆的叶片铺满水面,紫色花苞争相绽放,村民们用特制竹刀在果实基部轻轻划几下,一颗颗新鲜的鸡头米就从水中“诞生”了。
相城北桥街道牧谷农场
据了解,鸡头米在播种后要经过多次移栽,在6月份进行最后一次移栽,在 8月份迎来收获季。在苏州,收割鸡头米注重分批、分时间采,采摘时一点都不能伤到果柄。“切的时候要很小心,因为果柄受伤的话,水会从伤口进入植株,会造成死亡。”一位老伯一边介绍,一边熟练地采摘下一颗完整的鸡头米。
鸡头米享有“水中人参”的美誉,是水生作物芡实的俗称。作为水八仙”之一,鸡头米原产地在苏州的被称为苏芡,分鲜米和干米两种成品,鲜米果肉呈米黄色,干燥果实呈米白色。刚剥出的鸡头米籽粒浑圆如玉,细看有一层嫩黄色的水光,煮后香气浓郁,入口弹糯,嚼后回甜,营养价值很高。
农户采摘鸡头米
在池塘不远处,还有不少村民正忙着剥鸡头米。通常,采摘下来的鸡头米要经过两次剥离,先要剥掉果皮取出里面带果壳的豆米,将豆米洗干净后,还要用小刀在果壳表皮划小口,用手除去硬壳并取出鸡头米,最后进行晾晒。因此,在鸡头米采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采摘和清洗工人。当鸡头米进入成熟期后,每日不间断地采摘和手工剥壳一直会持续到11月份左右。
从水中“诞生”的鸡头米
“今年的持续高温,很适合鸡头米的生长,大概再过一周时间,基本都成熟了。”牧谷农场负责人姚新梅介绍,目前鸡头米刚上市价格在每斤80多元,后续可能会有所上涨,每亩收益能达到2000元。
相城北桥街道牧谷农场
据悉,今年相城鸡头米种植面积约1000亩,其中多数农户的鸡头米销售主要以批发和散卖为主,还有部分农场正在积极洽谈鸡头米的冷链运输合作,希望可以利用直播等新型销售方式,进一步提高销售量和知名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实习生 张添翼 通讯员 庞淑婕
校对 苏云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