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黄灯新作《我的二本学生》:折射中国最普通年轻人的生存状况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黄灯是近几年非虚构写作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2019年,黄灯最新作品《我的二本学生》首发于《人民文学》杂志,作品反响强烈,最近,黄灯的同名图书《我的二本学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对作者任教十多年来所带的几届学生们家庭、学习、就业等方面的观察,折射出中国大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以及最常见的成长路径。

二本院校的学生,折射普通年轻人的生存状况

2016年1月,黄灯发表《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文,以一个博士儿媳妇的角度,关注农村的留守儿童、养老、医疗等基层问题,引发了春节期间全国乡村话题大讨论,并被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家在丰三村》。

这一次,黄灯在新作《我的二本学生》这本书中,关注的是数量众多的群体,中国最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生活、奋斗和出路,在黄灯的笔下,被真切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黄灯

黄灯是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院长。在《我的二本学生》中,黄灯一个一个地讲述了她曾走近和了解的学生们的生活,时间跨度从2006年前后直到今年。这些年轻人全部来自她任教的学院——在书中,黄灯将其用“广东F学院”来指代。

在这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黄灯见证了从80后到90后两代年轻人的成长。同时她也深刻意识到: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和成长路径。她写了一个细节,在所有这些学生中,十几年来,从未有一个人给过她“惊吓”——类似于她自己上大学时曾经给过她老师的那种:1992年下半年,新学期开学不久,黄灯一时调皮,想跟英语老师开玩笑,于是趁下课时偷偷往那位女老师讲台上放了一条纸做的假蛇。她记得那位女老师姓符,娇小文静,很怕蛇,被吓了一大跳,当场停课,要揪出始作俑者。黄灯满脸通红地站了起来,承认了错误。不过老师丝毫没有为难她,而她其实也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才想要开玩笑。“但十几年来,从来没有一个孩子,曾经像我一样,仅仅因为难以抑制的少年天性,和老师有过一次意外的遭遇。”黄灯写道。两相比对,作者认为最大原因是生活压力的变化:她当年虽然读的也只是一所普通地方院校,但压力比现在的学生要小得多。

跨越十年,关注社会更深远的层面

在《我的二本学生》中,黄灯首先在时间上做了一组对比,这里面有她自己上大学时所在的1992级,有她当班主任所带的2006级和2015级。虽然1992和2006距离的时间较远,但实际上,从毕业后的就业和人生安顿上来说,处于中间的2006级和1992级的差别,远没有和2016级的差别大。造成这种意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上升期的就业机会和房价因素。黄灯在考察学生毕业后生活的境遇时,把眼光关注到了社会更深远的层面,并不拘泥于专业、性格、家境等要素,而是借用经济学的分析指出,在过去二十年中,就业机会和房价高低对年轻人的生活影响很大。

黄灯与学生在一起

黄灯在书中做的第二个对比,是空间上的,也就是学生的生源地、家庭流动情况对学生就业去向和人生目标的设定,将产生一定影响。1992级的黄灯的大学同学,大部分都是一份职业做到底,很少更换流动;2006级的学生因为从小就处于社会的变革中,适应并享受到了城市化过程中的福利,比如教育资源的分享,父母打工对于孩子教育投资的支撑等,但同时这些孩子也付出了与父母长期分开的成长代价;2015级的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流动性强的生活,偶有例外的孩子,被打工父母带在身边,也会在城市中不停辗转漂泊,这些学生已经想象不出还有不用租房的生活。在这组对比中,黄灯聚焦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问题,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农村孩子,他们能考上二本院校已经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跨越。

第三个对比建立在学生的不同家庭来源上,黄灯在书中专立章节介绍了她班上的“广东学生”和“深漂二代学生”。广东本地的学生,秉承了岭南文化重乡土的观念,一般很少出外寻觅生存空间,毕业时广州深圳就是他们的第一城市选项,还有很多学生愿意考公务员或者回家经营家庭作坊。“深漂二代学生”是非常特别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早早在城市打拼,多年的奋斗渐渐站稳脚跟,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提供稳定的学习环境。因为从小看着父母的艰辛,“深漂二代学生”毕业后更渴望一份精致和安稳的生活,父母的小企业,他们根本不愿意打理。这一组对比实现了黄灯对于二十年社会新旧交替中、地域文化与都市文化碰撞中,缓慢与迅疾的复杂追问。所有这些问题和困惑,都构成了她的这些二本学生的个人现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黄彦文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