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视频|扬州弹词艺术家志愿捐献遗体:一辈子宣传社会新风尚,为医学事业出点力很光荣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州曲艺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弹词省级传承人徐桂清,本月中旬决定捐献遗体后,29日,扬州市邗江区红十字会向72岁的她颁发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证书。邗江区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徐桂清志愿逝世后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这种高尚的奉献精神,值得尊敬和赞扬。通讯员 赵晓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当事人:做了一件有勇气有意义的事情,家人都很支持

徐桂清演出照

记者了解到,徐桂清12岁考入扬州曲艺团,先后师从评话大师王少堂、弹词大家张慧侬和张慧祥、清曲大家王万青。她继承了张氏弹词艺术,是一位“说表弹唱”俱佳的艺术家。上世纪80年代,徐桂清被誉为“扬州弹词五朵金花”之一,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民族文化宫演出。退休后的徐老师,艺术脚步不停歇,成立了“三霞”(朝霞、彩霞、晚霞)艺术团,召集市区大批老中青曲艺、木偶、歌舞演员,切磋技艺,积极参加公益演出。

“今年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完成,这也是我多年的心愿,我希望百年以后捐献遗体,用于医疗救助和医学研究,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我知道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请家人与亲属尊重我的遗愿。我活着时敢奋斗、有尊严、有希望,希望离开时很静美、有留存、有印记。”徐桂清告诉记者,自己一辈子宣传社会新风尚,是个文艺宣传员。平时生活中,看到身边的残疾人,活着非常不容易,比如盲人,什么也看不见,多么叫人同情,“自己百年以后,有用的器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这是多么光荣而又有意义的事情呀。”

徐桂清欣慰地表示,对于自己做出的这件“非常有勇气的事情”,家人都很支持。徐老的老伴是扬州知名的摄影艺术家,得知徐老的决定后,他说:“过了一辈子了,我了解你的性格,你作出的重大决定,我全力支持。”他们的儿子和儿媳妇热心公益,不定期给困难人群捐款捐物,平时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对母亲的决定,都表示尊重、理解。

社区负责人:散步时作出了决定,光他们小区就有10多人捐献遗体

志愿捐献遗体登记证书

徐桂清居住在扬州市邗江区邗上街道翠岗花园社区,社区主任顾金萍告诉记者,徐阿姨是个受大伙尊敬的德艺双馨艺术家,社区举行公益活动,不论大小,只要通知徐阿姨,她都满口答应,一点架子没有。工作之余,自己和她也是很好的朋友。“一次我们散步时,谈到小区里有人捐献遗体,我说,捐遗体真的很好,很有意义。当时徐阿姨就说,她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当场就跟我说,她也决定捐献遗体,帮帮需要帮助的人。”

顾金萍说,现在生前决定捐献遗体的人越来越多,仅他们小区就有十多个人,其中有一半是党员。除了党员,还有失独家庭和困难家庭成员,这些市民都得益于党委政府对他们的精心帮扶,所以想在百年之后回馈社会。

红十字会:用自己的生命光辉照亮别人的生命,值得尊敬

颁发登记证书

扬州市邗江区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志愿捐献遗体是移风易俗、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和殡葬改革的举措之一,意义重大。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及其直系亲属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人体解剖、人体器官移植等都需要大量的遗体来源。对社会来说,遗体捐献对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贡献;对个人而言,遗体捐献是高尚人格的体现。人想着在百年之后还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这是很高尚的社会道德。

该负责人表示,遗体捐献已经成为社会新风尚,希望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捐献遗体的队伍中来。去世后,通过器官的继续使用,使自己的生命光辉照亮别人的生命,是值得点赞和尊敬的公益行为。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