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舒展不卷杆,台风也不怕!昆山一所学校师生设计改进了道路上国旗悬挂方式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在国庆来临之际,各地都开始悬挂国旗扮靓城市,礼赞祖国华诞。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发现,苏州昆山的国旗悬挂装置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但呈现效果极好,无论风大风小,国旗始终呈现舒展姿态,迎风飘扬。几经打听,记者了解到,昆山悬挂国旗的设计源于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的“红旗小队”。

改进后的国旗不卷不垂不易折,迎风飘扬

“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国庆节即将来临,苏州各地都开始悬挂国旗,增强祖国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悬挂国旗的正式方式很多,单独悬挂、对称悬挂、对称插挂等等。

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发现,昆山悬挂国旗非常特别。昆山主干道上的国旗采用对称插挂的方式,旗杆与灯、电杆的夹角为45度,左右侧国旗的五角星均在该国旗画面中的上方,形成对称。仔细看,记者发现,国旗上方的长边有一根支撑杆,长度约为长边的一半。此外,在旗杆与灯、电杆的连接处貌似也略复杂一些,风一大国旗便在转动,但丝毫不影响国旗的悬挂效果。

正当记者疑惑时,昆山市科协副主席高云的一条朋友圈解惑了,他在朋友圈中表示:“据说这国旗防卷折设计是我们昆山一位科技老师设计改进的。”记者立即联系高云,希望其可以帮忙联系这位科技老师。在高云的热心帮助下,记者很快便拿到了这位科技老师的联系方式。

学生提出“防卷红旗”创意,与实际需求不谋而合

这位科技老师叫陆文龙,现在是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少科院院长、昆山市创新实验室专业团队成员、昆山市青科协常务理事创新专业组长,此外,他还是江苏省发明协会会员。9月29日,在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见到了陆文龙。一见面,陆文龙便立即表示:“这个改进创意是我们‘红旗小队’共同完成的。”

陆文龙所说的“红旗小队”,除了他本人,还有三位学生,分别是:潘晨蕊,多才多艺的创意小能手,创意演讲总能得到同学的喝彩;何连响,常常迷恋在科学小实验中,沉醉在科学幻想和创意设计中;胡若菲,一个迷恋科技实践的开心果,拥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目前,这三位学生都已经升入初中部。

“这个创意和试验,其实都是2019年完成的。”陆文龙介绍,近年来,昆山每年上半年组织昆山市创意大赛海选,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学生征集发明创新金点子,同时请专家指导改进作品设计;下半年组织昆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选推荐优秀创新作品,参加苏州市、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19年5月,潘晨蕊便提出了“防卷红旗”这个创意。

很巧合的是,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小学部校长韩红勤也找到了陆文龙:“昆山市委非常关注国旗悬挂效果,希望少科院可以帮忙出出点子。”学生创意与实际需求不谋而合,“红旗小队”便开始了行动了。


利用吹风机模拟强风进行模型测试,实物测试遇到了真正的强台风

整个过程分为前期研究、研发、制作模型、实验测试效果等多个阶段。在前期研究过程中,通过实验观察,“红旗小队”发现:迎风处,国旗都是飘扬的,处在挡风处或无风时,都是下垂的;旗杆角度对旗面舒展程度影响很大,当旗杆成45度左或者说水平状态时,旗帜舒展效果好于旗杆垂直状态;“双杆紧绷设计”虽避免了上述问题,但是,旗帜死板,缺乏飘逸感,而且强风易损;当旗杆成45度或者水平状态时,旗帜舒展效果好于旗杆垂直状态,但是,一旦有风,绕杆比例高,时间一长绕杆比例达50%左右。

问题搞清楚了,设计灵感便有了。“红旗小队”的第一个设计是:提竿,即在红旗上方的长边上加装一根杆子。通过测试,成员们发现,提竿设计可以解决卷杆问题,但遇强风容易折损,需要进一步优化。

发现问题后,在陆文龙的引导帮助下,通过针对设计、模拟实验、对比实验等步骤,“红旗小队”又提出了“提竿设计+转动”设计方案。陆文龙也向记者展示了该设计的模型,他说:“旗杆上有两个环,一个转环,可以使得国旗随风旋转,一个固定环,防止转环上移。”

验证了设计原理的可行性后,“红旗小队”还利用吹风机模拟强风做了对比实验。模型测试效果良好,陆文龙将研究结果汇报给昆山市文明办“旗杆创意研发推广小组”,并立即进行实物测试。测试过程中还遇到了强台风,经过两天的强台风,进行了“提竿设计+转动”改进的国旗完好无损,而对比组的固定旗杆,基本都有折损。采访过程中,陆文龙还向记者展示了试验记录单,稚嫩的笔触记录下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实验结果。

试验成功后,该设计很快得到了昆山市领导的认可,当年便在昆山全市推广使用了。设计改进方案得到推广应用固然值得庆祝,但更让陆文龙开心的是孩子们的成长,他说:“本项目虽不能算高大上,但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创意创新实践过程,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孩子们的创意和动手能力不容小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校对 苏云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