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架面膜大部分为医美面膜
“医美面膜”“械字号面膜”“修复膜”“冷敷贴”……各类打着有医疗效果的产品名称令人犯晕。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药械化科工作人员吴秀芳告诉记者,早在2020年1月,国家药监局就发布《化妆品科普:警惕面膜消费陷阱》,明确指出不存在“械字号面膜”的概念,医疗器械产品不能以“面膜”作为其名称,“妆字号面膜”不能宣称“医学护肤品”。而所谓的“械字号面膜”,其实是医用敷料,属于医疗器械范畴。
记者调查:太乱了!“妆字号”“械字号”产品同款包装难分辨
在建邺区华采天地的盒马里面,记者看到货架上面膜除了普通面膜外,有一款“可复美透明质酸钠修护贴”,使用方法为每周敷2-3次,每次20-30分钟。每盒5片,价格为128元。记者注意到,该产品虽然没有出现“面膜”二字,但也是妆字号产品,其生产许可证号为“陕妆20160024”。
名为修护贴 实则还是化妆品
另外一款“敷尔佳透明质酸钠修复膜”上面的适用范围为“适用于各种类型肌肤,特别是敏感肌、痘痘肌肤和特殊美容护理后肌肤。同样也无“面膜”二字,生产企业为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但生产许可证号为“黑妆20180001”,即妆字号化妆品。在隔壁屈臣氏店里,记者看到敷尔佳又有一款“医用透明质酸钠修护贴”,为“械字号”产品。而这两款产品的包装一眼看上去几乎一样,消费者如果不留心看文字,很难看出不同。价格方面,修复膜的价格为118元/盒,修护贴的价格为128元/盒,每盒均为5贴。
两种产品对比
市场监管局:要慎重!不少企业打备案“擦边球”
“械字号”产品真的比普通面膜好吗?吴秀芳表示,与化妆品不同,医疗器械产品无需在成分配料表中注明全部成分,也无需依成分含量由高到低排序进行标注。这使得一些企业投机取巧,将医用敷料这类产品按照医疗器械进行备案,又当作化妆品来宣传推广。这类产品市场繁荣的背后,是“打擦边球”的虚假宣传和企业钻备案管理要求的空子。
“一方面,消费者如果购买的‘械字号’产品宣称是化妆品、是面膜,那就存在宣传上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械字号”医用敷料不像化妆品类的面膜能够每天使用。消费者应该做到安全用妆、科学用械。”吴秀芳提出。
专家医生:别常用!敷料仅起辅助作用
“这一类的面膜,我们把它叫做‘敷料’,主要是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做光电医美治疗以后,修复皮肤屏障使用;其次是对某些皮肤屏障受损的皮肤疾病起到辅助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南京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晓荣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皮肤有问题的患者来就诊,首选肯定是药物治疗,敷料主要还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多数敷料的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和类胶原蛋白,对皮肤保湿、屏障修复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医用包装的修复膜
那敷料可以经常使用吗?“对于日常护肤来说,并不建议经常使用,每周最多一至两次。”张晓荣建议,在平时可以多注意对面部皮肤的保养,比如做到适度清洁,避免过度、深度清洁;科学保湿,合理选择合适自己的护肤品,必要的时候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根据皮肤情况进行选择;认真防晒,选择质量过硬,防晒指数合适的产品,注意物理防晒的安全性和重要性。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