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8人齐“上岸”!这个女生宿舍“研”值满分!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四年前,怀着欣喜与憧憬,八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姑娘考入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成为同一寝室室友。四年间,她们相互扶持、并肩前行,在毕业季到来时,她们收获了满满的硕果——宿舍8人全部被985/211名校录取。

据了解,韩秋艺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琳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张曦月保研至电子科技大学,方思捷保研至天津大学,张佳丽保研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庄国华保研至武汉大学,张雅莉保研至东南大学,郭家娆则考研至东北大学。四年时光,她们都实现了自己当初升学的梦想。

共同努力是她们集体“上岸”的“秘籍”

加权平均分89.91、近10万元的奖学金总额、升学名校……这一系列成绩是桃1楼410宿舍大学四年奋斗的见证,也是她们青春最美的缩影。在被问到集体“上岸”的“秘籍”时,桃1楼410宿舍的女孩们告诉记者:“我们一直把努力当成大家的事。”

“我是从大一刚入学就比较坚定要读研,就冲着保研准备的,保不了就考。”据了解,大一刚进校时,宿舍里的多半人就有本科毕业后继续升学读研的打算,所以从大一起,宿舍里的学习氛围就十分浓厚,看到室友这么努力,一些没有考研打算的同学也被带动起来,加入到了努力升学的队伍中。有了共同的目标后,八个女孩更像是拧成了一股绳,上课时,她们总会选择相连的座位,方便课前课后交流沟通;在宿舍,耐心地解答彼此疑问、考前共享资料也是她们的学习常态。

面对困难,她们学会苦中作乐

然而,升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室友间的互相理解和鼓励支撑着她们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时间,她们的贴心给予我莫大的感动。”回想起考研的时光,郭家娆内心充满感激。备战考研期间,郭家娆每天保持早七晚十二的作息,不一样的作息时间难免会打扰到舍友。其他人即使被吵醒,也从来不会抱怨,而是选择包容。有室友在宿舍学习时,其他人会自觉地保持安静,共同打造静心学习的环境。

在学习工程图时,学为了画出更精确的图形,她们常常半弓身子,随着图形方向扭动身体作图,长时间画图使她们觉得腰部酸痛。但这些女孩们从不抱怨,反而从中找到了“苦中作乐”的方法:“我们经常会互拍画图身姿制作表情包发群里分享,既可以获得短暂的放松,又增加了学习工图学的欢乐。”韩秋艺、庄国华笑着回忆画工图的那些不眠之夜。

齐心协力,她们携手共同成长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桃1楼410宿舍的姑娘们在学生工作上也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她们的身影出现在多个校、院级组织和社团里,奔走在多场赛事活动现场。张曦月在大学期间担任传媒中心校园记者,郭家娆是学院大学生心理自助中心副部长,方思婕兼任班级团支书、校学生会主席,张琳和韩秋艺是学院传媒中心微信部副部长……学生工作中,她们在各自的小小天地中闪闪发光;回到宿舍后,她们互诉压力,彼此间互相打气,出主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服务同学、锻炼自我的同时,她们的心也越靠越近。四年朝夕相处,她们早已把对方看成彼此的家人,“百优宿舍”“十佳宿舍奖”“校园明星宿舍”……这些奖项虽小,却是对她们“爱的小家”最好的表彰。

由天南海北而来,向四面八方而去。从异地汇聚到一起的八人又来到人生岔路口,踏上各自的精彩旅程。面对分别,她们满是不舍,“感谢我们始终相互支撑,默默给予彼此帮助和温暖,祝愿姐妹们今后都能开开心心,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赵天

通讯员 张佳茹 曾洪韵 臧国栋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