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发现的“三眼恐龙虾”
日前,在连云港市东海县一住宅小区的景观池塘内,一位市民意外发现了一种长着三只眼睛身形类似虾的生物,经江苏海洋大学专家确认后得知,原来这种生物竟然是有着2亿多年的历史,与恐龙同时代的水生甲壳动物——“鲎虫”(hòu chóng),俗称“三眼恐龙虾”。
市民发现的“三眼恐龙虾”
在东海县城华都现代城小区的池塘里,记者见到了这些类似于虾的小动物,只见它的体长在两厘米左右,椭圆形背壳,尾巴呈叉状。它有三只眼睛,除了两侧黑色的复眼,中间还有一只白色感光的眼睛。据市民宋先生告诉记者,这些生物是他在摄影的时候意外发现的,回去经查阅资料发现它和恐龙同时代的“鲎虫”长的非常相似。
那么这种三只眼的生物到底是什么物种呢?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呢?记者联系到了江苏海洋大学李士虎教授。李教授是该所大学海洋学院的高级实验师,目前负责连云港市的生物资源调查工作。经过他确认,这种生物叫“鲎虫”,俗称“三眼恐龙虾”,至今已存在超过2亿年,和恐龙是同时期的物种,它分布比较广泛,在中国华北、东北、华东、华南都有分布,作为物种适者生存,存在就是必然,随着生长环境的改善物种越来越广泛。
市民发现的“三眼恐龙虾”
李教授还介绍,“三眼恐龙虾”并不是国家保护动物,其学名佳朋鲎虫,在中国各地又俗称马蹄管子、王八盖子、翻车。屎壳郎崽、数钱锁等,是已知的鲎虫中唯一在中国发现的一种。“三眼恐龙虾”最早出现在2亿多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在经历了三次地球世纪大灭绝之后,至今仍有数种品系存活,并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属于鳃足纲、鳃足亚纲、背甲目的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
市民发现的“三眼恐龙虾”
据了解,“三眼恐龙虾”存活周期为90天左右,幼虫经历多次脱壳发育为成虫。鲎虫对水质和水温要求稍有苛刻,主要捕捉小的水生物为食。鲎虫的卵有很强的生命力,滞育期至少达25年以上,不怕干旱缺水干枯20年以后等有水及适合生存条件时又能孵化出来,演育出它们的下一代,也就是说,“三眼恐龙虾”的卵20年后如果遇上有水和适宜的环境仍然可以孵化成虫,堪称生物界的一个奇迹。
市民发现的“三眼恐龙虾”
虽然“三眼恐龙虾”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它们却是一种有益的昆虫,对人类是非常好的物种。而这次能够在东海县看到该物种的出现,也说明了近些年该市对于环境的治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生态环境逐年向好。
通讯员 常铁 相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凌飞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