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针对养老诈骗,镇江首部“国潮版”反诈微电影发布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9月8日讯(通讯员 江天文  记者 万凌云) “我今年72岁了,身边不少老年人都喜欢听戏,我得把这部戏曲反诈微电影带给他们看一看,戏里说要赶紧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镇江市民张奶奶说。9月8日上午,镇江市京口区2022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京口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仪式向社会发布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戏曲微电影《火眼金睛》。 

据悉,《火眼金睛》系镇江市首部以戏曲为题材的反电诈微电影。

《火眼金睛》是由京口区委宣传部、京口区网信办、京口公安分局、市戏剧曲艺家协会联手打造的,全剧约7分钟。全剧以国粹京剧为主要视听载体,以家喻户晓的孙悟空等戏曲人物来讲述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诙谐生动,喜闻乐见。 

“该影片由京口公安分局民警、市剧协艺术家、‘江东大妈’群防群治志愿者等一线人员独立创作,剧中所有角色均由他们出演,剧本唱词也都是原创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警民同心。”镇江京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巫长龙告诉记者。 

拍摄

“我是第一次尝试京剧的化妆,发现京剧演员很不容易,有时候脸上顶着厚厚的油彩,身上穿着沉重的戏服,一演出就是几个小时,作为公安的一员,我很高兴能以这样的方式向群众普及反诈知识。”京口公安分局辅警梅健平说。 

该剧以京剧“三打白骨精”故事中的人物为背景,老戏新唱,打造出了一部老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微电影。京口公安分局局长赵鹏介绍,剧中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向全社会推介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火眼金睛”,即国家反诈中心App。 

“《火眼金睛》的推出,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通过艺警联动、警民合作的模式,依托镇江市剧协艺术家编、导、演的专业优势,把京口公安推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成果艺术化,让群众更好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镇江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冯磊介绍。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邱妙泉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