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视频|泗洪举办稻米文化节:稻谷香里说丰年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庆丰收,迎盛会,稻谷香里说丰年。秋分时节,泗洪田间地头尽是欢声笑语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稻米飘香、蟹大膏肥的金秋季节,9月23日上午,伴随着铿锵的天岗湖锣鼓声,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重点活动——泗洪稻米文化节暨京东农特产购物节在泗洪县石集乡稻米文化馆启动,丰收节现场活动吸引了周边群众,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嘉宾开启丰收粮仓

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庆丰收

喜看稻菽千重浪,丰收劲唱欢乐歌。丰收的喜悦在大地上流淌,丰收的喜悦荡漾在人们欢笑的脸庞,丰收的喜悦在别样的艺术表达上。

开幕式前,作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岗锣鼓表演拉开了庆丰收的序幕,鼓声铿锵激越,气势磅礴恢弘,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铿锵有力的天岗锣鼓表演

由郑松、杨雯静演唱的泗州戏《淮河岸畔是家乡》,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泗州戏,原名拉魂腔,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唱腔既有北方戏曲的激昂慷慨,又有南方戏曲的温柔舒缓。

舞蹈《水墨山河》,表演者一袭素衣,柔情似水,用婀娜舞姿绘就中国山河水墨画卷。舞蹈刚柔并济,水墨丹青,火红的中华魂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旗鼓《庆丰年》,稻浪阵阵,沁人心脾,带着泥土芳香;鼓声隆隆,喜庆丰年,欢乐的旋律高高飞扬。

开幕式上呈现的杂技、戏曲、舞蹈等精彩纷呈的农民艺术表演,饱含着广大农民朋友对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热切期盼,展示了新时代农民新风采、农村新风貌。

“农夫集市”上,新农人纷纷亮相

在活动现还场设置了农夫市集农产品展示区域,现场展销“优质稻米、高效水产、绿色蔬果、生态畜禽”四大种类农特产品,泗洪大米、泗洪大闸蟹、空心挂面等特色农产品广受欢迎。在集市上,一批新农人纷纷亮相。

农夫集市优质农产品很受欢迎

今年45岁的聂乃银以前在医院上班,四年前,因机缘巧合,他开始和土地进行了“亲密接触”,成了一名新农人,“我家祖孙三代人没种过地,因为我喜欢吃红薯,恰好我一个战友也承包土地成了农民,于是我就承包土地进行种植,做起了家庭农场。”

聂乃银的家庭农场在县城附近,有一百亩田地,他在承包田地里种植的是红薯,从育苗到产供销一条龙。他和省农科院甘薯研究所合作,研发出的新品“宁紫4号”,口味甜糯香,而且没有丝,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每斤批发价3元多,亩均收益四千元左右,卖到到大城市价格更高。“今天是丰收节,我的红薯也获得了丰收。”聂乃银开心地说。

43岁的周维亮是泗洪青阳镇人,以前做地产销售策划,2014年他在附近乡镇承包了118亩土地,种植梨子新品“黄金果”。他开心地说,今年“黄金果”价格比较高,今年是果树种植第八年,进入丰产期,母均4000斤到4500斤,主要出口东南亚,估计每亩纯利润过万元。“一开始走了一些弯路,起初让家里人做,后来干脆辞职自己做。”为了掌握先进的果树种植技术,他还专门去了日本学习。

主要出口到东南亚的“黄金果”

正在参展的裴昌明,是泗洪有名的种粮大户。2019年他家的“少辰大米”获得了绿色食品商标,这得益于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和农药使用减少,以及施撒有机肥料。今年他一共种植1400亩水稻,还未收割,就已经有老客户预定了,“我们家种植的绿色水稻,施得是有机肥,所以也深受消费者喜爱。这十年来,我家的经济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条件也是越来越好,只要勤奋努力,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在泗洪大地,“农人”一词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和意义,他们植根于农村,创业于农村,成功于农村。他们是新时代集知识、眼光、技能、追求于一身的新农人。

在开幕式上,赵冬冬、程智、潘裴、许芳、莫广尧、孙永军、王路、闫广平、张楠、张来贤作为 “十佳职业新农人”,登上领奖台,接受县委书记杨云峰颁奖。

泗洪县委宣传部、县全民阅读办为“十佳职业新农人”提供了养殖、农技等方面的书籍作为奖品,希望能为他们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带动更多有知识、有能力、有追求的人投身农业,成为职业新农人。

评出“十大名优农产品”,源于泗洪有“四好”

扎根湖畔沃土,秋收累累硕果。开幕式上展示了前期评出的“泗洪县十大名优农产品”:莲子、大米、青罗卜、蜜桃、西瓜、碧根果、霸王蟹、小龙虾、青壳鸡蛋、空心挂面。

本次活动既是“三农”发展成果的比拼擂台,评选出的泗洪县十大名优农产品,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产业带动力都得到了有力提升,展现了泗洪乃至全市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陆续上市销售的霸王蟹

据介绍,泗洪农产品品质优良,源于有“四个好”:气候好,泗洪地处淮河流域,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光温资源丰富,十分由利于农产品生长;水质好,水中富含锶、锂、碘、偏硅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地下水质达到国家2类标准;空气好,全县大气优良天数比率常年达80%以上;土壤好,泗洪属于黄淮冲於平原,土壤耕作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地力十分肥沃。

据泗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党组副书记 杨召德介绍,近年来,泗洪县大力实施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发展战略,截至2021年底,全县共建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万亩,其中稻麦绿色原料基地60万亩、麦玉豆绿色原料基地40万亩;“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44个,其中绿色食品123个、有机农产品16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全县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80%。此外,拥有2个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泗洪大米和泗洪大闸蟹。

本次稻米文化节上,泗洪还举办了特色农产品推介洽谈会、农民趣味运动会、“捆蟹达人”技能大赛、国际大圆塘“塘三彩”休闲垂钓联赛等系列活动。

全县粮食总产量位居全省县级前三

泗洪是传统农业大县,一产占比超过15%,农耕文明悠久,农业文化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

一批农业项目在开幕式上签约

近年来,泗洪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扎实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150亿元,粮食种植面积287.9万亩,总产量130.2万吨、位居全省县级前三,具备1亿公斤稻麦种子年产能力,拥有“上塘贡米”“蟹园大米”“佳缘大米”等20个知名品牌,各类稻米加工企业60家。“泗洪大米”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大米类金奖、“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第一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奖。

“长期以来,在上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百万泗洪人民怀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在古徐大地上默默耕耘、辛勤劳作,用智慧和汗水描绘了一幅幅‘三农’事业迅猛发展的绚丽画卷,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劳动者之歌,绘就了一幅幅农业发展、农村和谐、农民幸福的新篇章。”泗洪县委书记杨云峰在开幕式上说,此次泗洪举办丰收节系列活动,旨在弘扬中国优良的农耕文化,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开创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通讯员 张同远 赵健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高峰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邱妙泉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