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在东南大学校门口的留影
边工作边努力考研
她觉得是在往舒适圈里走
一个大专生考研难度很大,别人知道了可能也会投来异样的眼光,周芳不知道能否考上,所以没有跟周围人讲过,只是每天一边工作,一边挤出时间复习。
为了避免干扰,她看书的时候手机是静音的,用一个固定的时间看手机信息。她觉得那时候主要的困难在于怎么推脱掉同学朋友邀请的社交活动,“那段时间好像失去了好多朋友。”
不过周芳觉得考研是一个希望,“考研的时候与其说压力多一点,我反而觉得幸运多一点,因为我还能有机会坐在教室里,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她以一种很感恩的状态去复习,见缝插针看一些学习资料,想办法躲避闲言碎语。
备考那段时间,周芳睡得很少,满脸都是痘,脸色也特别差,“别人觉得我很累,但是我其实很享受那样的过程。可能别人觉得我是想突破舒适圈,但我觉得反而是在往舒适圈里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芳在2017年的研究生考试中超过了东大医学院的分数线。在接下来的复试中,既有笔试又考操作,需要准备全英文文献汇报,现场用英语回答老师的提问,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允许出现意外。
周芳考完复试的笔试和操作之后,才开始看文献,那是20多页的全英文资料,她忙了一整夜,读完文献开始做PPT,然后为可能遇到的提问准备答案,之后才斗志昂扬地进入考场。
她拼尽了全力,但不知道能不能考上,那一晚是哭着睡着的……
第二天,医学院现场公布复试结果,周芳被录取了!那一刻,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3岁丧母,贫血导致高考失利,喜欢上医学后又因为斜视而不得不放弃手术刀,以前还没有好运光顾过她,现在命运终于给她开了绿灯。
做科研成绩优异
收到三份录取通知书
周芳在东南大学选取的研究方向是老年白血病。周芳说,老年白血病的治疗和年轻患者不太一样,年轻患者可以采用骨髓移植的方法,先摧毁自己的免疫系统,然后把别人的移植过来,重建新的免疫系统。但是老人免疫水平差,难以做骨髓移植,只能选择化疗之类的手段,而很多老人有基础疾病,不能进行剂量比较大的化疗,所以老年白血病非常棘手。他们现在想寻找新的靶点,再去研究对应的靶向药。
初入东大去医院实习的时候,导师对她说,“你以后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好医生。”这句话让她一直铭记在心,“让当时刚迈入新阶段的我找到了新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好医生。”
从此,“成为合格的好医生”的梦想激励着她在医学这条路上不断前进。在导师的指导下,她不仅发表了多篇SCI 论文,拿到国家发明专利,还获得过国家奖学金、优秀硕士毕业生等荣誉。
周芳顺利通过答辩,得到了老师的祝贺
硕士毕业后,周芳继续跟随导师攻读博士学位,而且又定下新的目标,申请哈佛医学院的联合培养博士,为了多一些机会,她同时向全球最好的医疗集团梅奥诊所提出申请。她开始研究资料,联系导师,介绍自己做过哪些课题,对哪些课题感兴趣,有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在接受连轴转的面试。碰壁的时候想过放弃,但是一觉醒来又决心咬牙坚持。
研究生毕业时的周芳
最后,她收到了三份来自哈佛、梅奥不同实验室的录取通知,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贝丝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
进入哈佛开启新生活
学会了用正确心态面对未来
2022年2月底,周芳带着 500 美元和两个行李箱,由同村的一位叔叔送到徐州高铁东站,转到上海浦东机场,搭乘飞机到了美国波士顿。
周芳来到哈佛大学
周芳在哈佛除了继续做老年白血病研究,还在哈佛导师的建议下做强直性肌营养不良I型(DM1)研究。
这是一种成年发病的肌肉萎缩疾病,和基因有关,会慢慢影响到身体各个系统的肌肉,患者最后可能因为呼吸系统等器官的肌肉出现问题而导致死亡。周芳的课题是想用一种新的技术来逆转这种基因缺陷,让它不再发病。她觉得这个研究很有意思,而且特别有意义。
但是,周芳感觉联合培养也有压力,因为她一方面要达到国内的毕业要求,一方面要达到哈佛教授的要求,两边的课题都要兼顾,“好像同时读了两个博士。”
她发现哈佛的同学过得都挺开心,每个人都多才多艺,没有把时间全部放在实验室里。“他们一般只专注一个课题。周一到周五在实验室工作,双休日都是自己的时间,可能会一起读书或者搞音乐会,生活丰富多彩,基本上都是6年左右才毕业。我们的联合培养只有3到4年的时间。”
周芳在实验室里做科研
周芳感觉哈佛这样宽松的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间很充足,学得既轻松又扎实,后期创造力很强。而自己和很多中国学生一样,原来都太注重结果,做了一两个月就想立刻看到结果,如果看不到就开始慌了,没有享受科研本身。
过了很久,她发现同学们都不着急,只有自己着急,“大家看我着急都感到奇怪,问你为什么要这么着急,这个实验不会这么快有结果的。老师也不会催促,他看到我着急反而安慰我,我是过了一段时间才调整过来。”
周芳(左)和同学们一起
来到哈佛将近一年,周芳逐渐适应了下来,她像以前一样,把时间基本上都用到实验室。大年初二不小心感染了新冠,康复后马上恢复研究,不过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状况,比如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或者实验遇到困难,我学会了如何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回想年少时期的波折,周芳并不感到遗憾,“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可能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会有一些期待,但是一定不会如你所愿。即便重来一次,可能也会有其他的波折。我不会为过去的事情去遗憾,我都是在事情发生的基础上,想着怎么样去调整,让它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紫牛新闻记者 |宋世锋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视频来源 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编辑 : 张冰晶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