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穿越行动”走进14国
作为一位资深赛艇者,王石在一年多时间内走进14个国家,在这些国家的人工运河之中完成一次次人类挑战。而这是他的爱好,也是他退休生活的大部分内容。
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8月,王石及其团队通过有桨赛艇滑行,穿越欧美、西亚、东北亚等共计14个国家123座城市,关注气候变化和水环境保护,为零排碳、零废弃和水清洁发声。
推广赛艇选择运河主题,王石选择的第一个建立赛艇基地的城市,就是牵头申请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扬州。王石认为,运河文化所象征的流通、连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能够启发我们走向国际去交流借鉴,共同面向未来前进。2021年9月,“大运河穿越行动”从北京出发,22人接力,历时1个月,途经6个省、19座沿河城市。此后,王石的目光转向国外,伴随着王石和深潜团队的赛艇在世界各地运河中穿梭,也在世界各地缔造起文化连接的纽带。
苏格兰,静谧的运河上,水鸟天鹅游弋;泰晤士河西段,少被国人关注,却是英国赛艇圣地;端午节,在柏林划“洋龙舟”,与在姑苏河上划龙舟的团队成员遥相呼应……行程中,王石不仅感受赛艇运动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也拜访全球知名企业和企业家、国际组织、商会等。王石说,除了剑桥大学,许多人还因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知道了运河康河。
“再创业”跟个人生活并不割裂
在过去20年,王石一直坚持走在环保公益、运动健康的道路上。运动健康、碳中和、运河文化,是王石创立的运动健康品牌深潜制定的全球运河穿越路线图的三条主线。“沿着这张路线图出发,既是一次回归之旅,也是一次未来探索之旅。”对于这次“穿越”,王石说,“回归意味着对过去的总结,未来应该怎么走,企业的传承如何做,我往前走。对我来说,万科是我创业的一个符号,第二个符号则是生物圈3号。”
所谓生物圈三号作为社区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平台,为建筑、园区与社区提供从规划到运营的综合低碳解决方案。“现在我重新创业,就像大家说的是再创业。”王石表示,退休之后,他为双碳经济再次投身创业,希望通过赛艇运动向世界传递碳中和、保护水环境的理念。
“运河连接着历史,赛艇穿行于现代,气候变化决定未来。”王石认为,划赛艇是一种宣传思想和理念的途径,要把各方力量组织起来,共同关注和面对环境的变化。
“应该说,如果没有疫情打断,我是在创业的,之前一直在访学。我想说,创业和个人生活不是割裂的,在解决生计问题之后再去做想做的事情,根据我的经验,之后基本上是按照惯性发展,除非特殊原因是刹不住的,什么是足够?钱赚的越多越不能停,越辛苦越想更多赚钱。”
73岁“稀松平常”,
读书和运动不可或缺
退休生活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呢?王石表示,8点钟吃早饭,一定要有一小时的读书时间,一小时锻炼时间,早餐一定要吃好吃足,中午适量,晚饭可吃可不吃。合理的应酬吃多了,第二天就少吃。人是性情中人,定好大方向就行,即便是凌晨一点钟才到酒店,也要锻炼出出汗。
王石跟大家分享他钟爱的赛艇、滑雪、攀岩运动带来的生命感受。“当登山的过程中遇到风险,甚至陷入死亡境地,在此过程中你特别后悔,但是最终平安归来你就会觉得特值。相反平平静静回来了,你就特别失落。说到赛艇,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元旦后在西湖,零下3度,西湖上结了一层薄冰,薄雾升起,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太美了。还有在内蒙滑雪,天鹅突然掠过吓你一跳,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往后看,你怎么指挥大家跟你一致?这些运动体验完全是心灵的感应。”
王石看起来并不像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谈及年龄感,王石认为,过去人们说人到70古来稀,现在人到80岁、90岁稀松平常。“75岁之后面临老年痴呆,我今年73岁,我觉得我的思想挺健康,想着人类的问题,在社会上有价值,精力充沛,可能就能具备一定免疫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