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信仰照亮新征程”㊿|“红色特工”冷少农:家书深藏“爱”与”孝”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苍儿:收到你的信,使我无限的欢欣!使我无限的惭愧!你居然长这样大了,你居然能读书写字,并且能写信给我了。我频年奔走,毫无建白,却得你这一个后继希望,这使我是多么的欢欣啊!”

他叫冷少农,曾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秘书,又是国民党行政院军政部长何应钦的秘书,但他真实的身份是中共地下党员。1932年,冷少农被叛徒出卖,当年6月被秘密杀害于雨花台,年仅32岁。

作为一位潜伏英雄,红色情报战线的先驱,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冷少农的一纸情报足以抵百万雄兵,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中央红军几次反“围剿”的胜利中,正是他提供的绝密情报发挥了重大作用。

身份特殊加上常年不能回家,面对家人“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指责。冷少农在给母亲的信中解释道:“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的去为他们努力。”

冷少农写给儿子冷德苍的书信

这是1931年1月8日冷少农写给唯一的孩子冷德苍的唯一一封家书。在给儿子的信中,我们看到,他既为“有这一个后继希望”而感到欢欣,同时,也因没有尽到对儿子教养的责任,“内心实不免万分惭愧”。这段肺腑之言,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革命先烈的铁骨柔情。

这不仅是一封普通意义上的家书,比如教育子女要好好学习、孝敬长辈、诚实守信等,它还是一个革命父亲的感召与呼唤,要求子女不能“一切以自己以家庭利益为重”,更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立志“为一极平凡而有能力为一般劳苦民众解决不能解决之各项问题、铲除社会上一切不平等之人物”。

冷少农及其家人

“一个人除解决自身的问题而外,还须顾及到社会人类。”因此,人人都要对社会有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信中,冷少农勉励儿子要视野开阔,要认识到“个人问题须在解决社会人类整个的问题中去求解决”。同时,还须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使知识与体力同时并进,预备着肩负将来之艰巨”。

1931年正是险恶的白色恐怖时期,战斗在敌人的“心脏”的冷少农,随时可能牺牲,仍然发出“社会之新光在照耀着你,希望你猛进!”的壮烈心声,让我们感受到他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感受到他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也能感受到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这封溢满家国情怀的家书,见证了一位红色特工的殷切希望与不朽丰功。

出品人 刘斌 王文坚

总策划 葛俊杰

监制 冯秋红

策划 周洁 孔小平

剧本 张楠

统筹 杨恒国 高天翔 许紫筠

拍摄 陈晓敏 劳鑫然 欧阳源迪

片头|Al动画 赵岑

剪辑 唐烨

出镜 吴子怡

出品 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 扬子晚报

特别鸣谢 南京中医药大学


校对 王菲

编辑 : 严静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