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咱们走这边!”陈寿龙侧身挡住来车方向,与同事形成人墙将老人护在中间。与此同时,高速三大队指挥室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确认老人身份——家住附近镇子的吴阿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当陈寿龙搀扶老人坐上警车时,她忽然紧紧攥住他的袖口:“不能耽搁,娃还在校门口等……”民警轻声安抚,掏出手机拨通指挥室传来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带着哭腔的回应:“警察同志!我妈已经走失好久了!”
二十分钟后,警车驶入一处农家小院。夕阳将民警深蓝的制服镀上一层金边,吴阿婆的儿子冲上前一把抱住母亲,转身向交警深深鞠躬。原来老人错把高速路当成村口小道,一心想着去接放学的孙子。陈寿龙从口袋拿出纸条写上自己的号码递给家属:“可以给阿婆准备姓名牌,有事随时找我们。”
暮色渐浓,高速入口重新恢复畅通。这场10分钟的紧急救援里,交警用专业与温情化解了危机——从精准锁定位置、科技寻人,到化身“临时家属”安抚老人,每个细节都彰显着“人民警察”四个字的重量。正如陈寿龙在返岗前对同事说的那句话:“咱们快一秒,危险就少一分。”
归途中的车灯汇成星河,而那一抹穿梭其中的警灯蓝,始终是守护平安的最暖底色。
通讯员 顾希玮
校对 王丽丽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