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授牌仪式
这几个年轻人,正是君子残疾人之家的学员。这些看起来比较“夸张”的行为,是因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君子残疾人之家的熊富老师告诉记者,尽管他们的实际年龄都已经有十几岁,但是智力还停留在几岁。听说有哥哥姐姐要来看他们,他们一大早就在门口张望,叫了很多次才肯回到屋里等待。
行知圆梦,打造爱心助残工作模式
12月3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残疾人日”,南京晓庄学院副校长贾创雄和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学生志愿者来到君子残疾人之家看望残疾人朋友,陪着这群特殊的朋友一起欢度节日,开展“行知圆梦 爱心牵手”庆祝第二十九个“国际残疾人日”主题活动,并举办志愿服务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和爱心牵手结对仪式。
为进一步增强扶残助残意识,南京晓庄学院充分调动师生力量参与爱心助力活动,着力打造常态化、专业化、制度化的爱心助残项目,用爱心助成长,用专业促发展,激励残疾人朋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奋力开拓人生新境界。
君子老师
君子残疾人之家是由轮椅歌手肇恒君(君子)发起打造的专门从事残疾人士托养与庇护性就业的专业机构。君子先生生来四肢残疾,但他不屈服于命运,先后发行了多张个人音乐专辑,并通过参加各类公益演出、励志报告会等募集善款,捐助近残疾孩子和贫困学生。2015年于南京江宁正式成立“君子爱心之家”,专门帮助脑瘫、自闭症等心智及肢体残疾的孩子,先后为近百名残疾孩子提供过托养、康复、文化教育及辅助性就业等服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南京晓庄学院副校长、民盟南京晓庄学院支部主委贾创雄说,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晓庄的师生始终牢记创始人陶老先生的这句箴言,并贯彻落实到行动之中。也正是怀揣着这样的决心,学校与君子残疾人之家开展了合作。
贾创雄副校长
爱心结对,发挥专业特色开展服务
爱心牵手结对仪式上,志愿者向对接帮扶的残疾人朋友赠送爱心围巾,残疾人朋友向志愿者赠送他们的创意手工作品。双方手牵手,共同打造了一台缤纷多彩的舞台演出:志愿者表演儿童剧《抗疫大作战》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残疾人朗诵《三字经》将国学文化学习传承,一首手语合唱《感恩的心》让志愿者和残疾人朋友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爱心折纸》课堂是南京晓庄学院“小先生”的特色课程,幼儿师范专业的志愿者手把手教残疾人朋友爱心折纸,象征着志愿者和残疾人朋友之间爱心的传递。
贾创雄副校长表示,与君子残疾人之家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是晓庄人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致力于将行知精神与志愿精神相结合,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服务残疾人的一项志愿服务行动。晓庄学院的师生们将通过常态化服务更好地关爱残疾人群体,助力君子残疾人之家品牌建设,提升助残工作的有效度和影响力。
君子先生对南京晓庄学院志愿者们的到来和建立的合作感慨万千,同时代表中心感谢晓庄师生们的支持和帮助,赞扬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勉励残疾人朋友心存感恩,成就阳光人生。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南京晓庄学院会组织学生志愿者于每周二下午前往君子残疾人之家看望残疾人朋友,并进行学业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的辅导帮助。“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发挥师范专业的特长,用我们的爱心,帮助这些残疾人朋友。” 贾创雄副校长说。
通讯员 邓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碧莹
校对 丁皓宇
编辑 : 张丽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