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学习村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
苏州中学园区校坚持“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办学理念,倡导”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
建校15年来,苏州中学园区校走出了清华大学学生会副主席、牛津大学中国学联主席、西交大学术竞赛特等奖获得者、麦吉尔大学中国研究生协会联合主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十佳“遗产保护卫士”等优秀学子。园区校西马国际课程培养了37名牛津、剑桥学霸。学校先后有10名初二学生录取西安交通大学少年预科班,2020届更有3名学生录取少科班。
“好学校成就好未来、好课程培养好学生,”苏州中学园区校初一年级组朱弘老师介绍,学校的课程体系全称为“地球学习村课程”,包括基础课程、进阶课程、荣誉课程和创新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地球学习村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
独创湿地文化课程 创建“西马博物馆”立体课程
作为多部电影、偶像剧的拍摄地,苏州中学园区校的“网红”打卡点很多,坐落在校园里的西马斜塘湿地公园和西马博物馆一定是首选打卡地。2010年西马博物馆落成并录选《中国国家博物馆名录》,成为名录注册的唯一一家中学博物馆,学校独创了湿地文化课程,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已出版《湿地》双语教材。
本次探校直播邀请苏州中学园区校6名学生主播做引导和讲解。博物馆为什么叫西马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是什么?藏品从哪里来?初二(7)班的小主播邵子墨为大家娓娓道来,她从博物馆一楼湿地生态馆、二楼湿地生活馆和三楼湿地文明馆,开讲博物馆“发现之旅”。
西马博物馆负责人单伟峰老师介绍,“镇馆之宝”是位于三楼湿地文明馆南面的展柜里一件新石器晚期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玉琮,柱形、四方中空,是古代人们祭祀天地时用的礼器。
西马博物馆的馆标也是来头不小,“考古队在苏州澄湖底下挖掘出土的陶器上,就有史前人类刻画的这个符号,叫八角太阳纹,考古学者认为,这个符号代表太阳,光芒四射,又代表四季,往复更替。我们借用古人的智慧,将它作为馆标,在博物馆的最顶端静静散发光芒……”
数字公民、湿地重彩、双语课程……总有一款是你的爱
12月5日,由苏州市教育局主办、苏州中学园区校承办的第四届苏州市青少年科技节“数字公民”AI编程赛在园区校举行。由之前线上对抗赛产生的128强与课程联盟校推荐的30多名选手同台竞技,共同展开线下对决。
苏州中学园区校“数字公民课程基地”是2020年苏州初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该校与苏州近10所学校组成课程联盟,共同开展数字公民教育。AI编程赛有什么魔力?3楼计算机教室内,众多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用最新编程语言与小伙伴对战一决。“非常好玩,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游戏完成各种任务关卡,让我的编程能力有很大提升。”小主播陈淑婷现场采访了几位体验学生,直呼有意思。
生物实验室里更是热闹非凡,在林子杰老师和两名西交大少科班同学的指导下,小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做起了香蕉DNA粗提取实验,对生物学科有了浓厚兴趣。
美术教室里,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解湿地重彩课程,体验湿地重彩画的绚丽多彩。
同学们分组对苏州中学园区校四个特色课程进行了深度体验,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荣圣依等6名小主播的讲解介绍与切身感受,让大家对园区校有了更深入细致的了解。校园里几台萌宠AI机器人也吸引了众多学生与其对话聊天。
错过了直播很遗憾?扫码可以回看精彩的探校体验现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徐珩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