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1月20日后,南京到舒城、庐江等地开高铁,这些地方风景如何?一起来看看!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京港高铁合安段于12月22日正式通车,该线路全长1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随着合安段的正式开通,合肥到安庆的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40分钟。此外,1月20日调图后,肥西、舒城、庐江、桐城、怀宁、安庆等地将开行到南京的列车。也就是说,江苏人以后又添新的旅游景点。

京港高铁合肥至安庆段沿线人文风情

1. 淮军故里·水乡肥西

肥西位于安徽省中部,因位于合肥之西而得名,有“淮军故里、花木之乡、巢湖明珠”之美誉。总面积1695.41平方千米,辖8个镇、4个乡,人口79.01万人(截至2019年末)。

肥西自然环境优美,东依全国五大淡水名湖——巢湖,南拥千年水乡三河古镇,中有国家森林公园紫蓬山。全县拥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14个。县城上派紧临中国中部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三岗,四季花木葱茏,四水婉转环绕,是一座现代化滨水园林城市。2020年5月,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县”、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肥西的三河米饺、三河酥鸭、肥西老母鸡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三河酥鸭元宝是安徽合肥肥西县三河镇传统特色名菜。“肥西老母鸡汤”是安徽合肥(属庐州菜系)的传统经典名菜。

三河古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交界处,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古镇以古巷、古街、古桥、古城墙、古庙、古炮台、古民宅、古茶楼闻名。鹊渚廊桥,位于小南河外河上,因三河古称鹊渚而得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三河最古老的桥,1982年重建。廊桥上有由12根立柱撑起的两层飞檐翘角式的长亭,桥两边建有美人靠,桥两头装有4根四方青石灯柱。古镇有太平军指挥部旧址、英王府、一人巷、万年台、李府粮仓、鹤庐、刘同兴隆庄等历史遗迹,是庐剧的发源地。有米饺、牛皮糖、酥糖、麦芽糖、茶干、米酒等特产。

紫蓬山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紫蓬镇南,自清代便有“庐阳第一名山” 之称。森林面积约3500公顷,以怪石、奇树、碧水、珍禽为四大特色,是合肥市近郊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区和近郊休闲旅游之地。

山上有始建于三国时代的西庐寺、五百罗汉雕塑、周瑜读书处、洗砚池、文昌阁、李典墓、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故居等众多名胜古迹。

1992年7月,紫蓬山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8年9月,紫蓬山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0年,紫蓬山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肥西老母鸡生态家园是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城上派镇,距合肥市区仅25公里,占地2000多亩,园区山清水秀,林木茂密,远离喧嚣,是一块修身养性、益寿延年的风水宝地。

肥西老母鸡家园是中国第一个以鸡文化为主题的农业旅游景点,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秉承悠久的“鸡文化”人文内涵,临湖而建的茅屋别墅和浓郁乡土气息的就餐环境让人回归自然,放松身心!

   鹊渚廊桥  张全胜  摄

2. 皖中花园·秀美舒城

舒城是中国龙文化发源地之一,全国十三家梁祝文化发祥地之一。周瑜城位于舒城县干汊河镇瑜城村,南临杭埠河(古龙舒水)。西汤池温泉位于舒城县汤池镇。万佛湖是国家5A级旅游区。万佛山森林覆盖率95%,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国家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舒城县下辖15个镇、6个乡,另设有1个开发区,总人口99.87万人。

舒城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游击战争时期,是红二十八军、皖西北独立游击师的主要根据地之一。1938年新四军第四支队进驻舒城县西南山区东港冲和西港冲。东、西港成了新四军第四支队指挥机关的驻扎地,是皖中、皖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指挥中心。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期间,舒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渡江战役指挥部所在地。

万佛湖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境内,江淮之间,大别山东麓,巢湖流域上游,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万佛湖原名龙河口水库,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临湖的巨形观音岩石,与湖中众多岛屿形成神奇的“诸佛拜观音”景象,因此得名万佛湖,景区面积135平方公里,湖面50平方公里,库容9.03亿立方米,湖中大小岛屿66座,集“山、水、泉、石、岛、崖、壁、池、林、鱼”为一体,满目青山与一湖碧水相映成趣,堪称人间仙境!

万佛山风景区位于舒城县西南、大别山东麓,距县城80公里,距省会合肥140公里,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6.4%,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主峰老佛顶,海拔1539米,是大别山主峰之一,因主峰似弥勒大佛面南盘座,竞秀的群峰拱卫其四周,形成诸佛拜祖之景观,上有古刹诸佛寺,寺庙门楣雕刻 “万佛名山”,故名万佛山。还有因万佛山中,悬崖绝壁之上拥有天然“万佛山”三字奇观而得山名之说。

景区内层峦叠嶂、峻峰林立、奇松怪石、流泉飞瀑,自然风光极其优美。日出、晚霞、霜枫、雪景、雾松、佛光等时令景观频添美色,各显其意,如入仙境。

舒城小兰花外形芽叶相连似兰草,条索细卷呈弯钩状,色泽翠绿匀润,毫锋显露;冲泡后如兰花开放,枝枝直立杯中,有特有的兰花清香,俗称“热气上冒一支香”;茶汤鲜爽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净,叶底匀整成朵,呈嫩黄绿色。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舒城小兰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 人杰地灵·庐江

汤池温泉享有“华东第一泉”之称,宋代王安石来此沐浴后曾留下“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蒸”著名诗句。汤池温泉温度高、涌量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冶父山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称,因相传是春秋时期铸剑之父欧冶子在此铸剑而得名,当今又成为国家森林公园,茂密的森林是个天然的大氧吧,山上有伏虎洞、卧云坡、响鼓岭等景点,寺中贡有三尊不腐肉身,进香赏景的游客终年不绝。

   辉映紫蓬山  张全胜  摄

4.通达之地·文都桐城

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别山,东临长江,“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素有“七省通衢”之称,是皖西南的交通枢纽和承东启西的通达之地,属合肥都市圈南翼门户城市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前沿阵地。辖12个镇、3个街道,人口75.2万人(截至2019年末)。

桐城古称“桐国”,因其地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唐至德二年(757年)正式定名“桐城”,迄今已有1200余年。桐城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享有“文都”盛誉,“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民谚流传已久,“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一时传为美谈。

这里文风昌盛,“桐城派”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归附作家1200余人,在中国文化史上蔚为高峰,其波澜所及,几遍海内,流风余韵,经久不衰,走出了方令孺、舒芜、陈所巨等一批现当代著名作家。

这里文化繁荣,号称“黄梅戏之乡”,严凤英等杰出艺人为黄梅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桐城派”文化、君子文化历久弥新,“桐城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文庙、文和园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名士辈出,涌现出“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方以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美学大师朱光潜,哲学大家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等众多名人,先后走出了近3000名博士、近20名“两院”院士。

这里山水深秀,物产丰饶,“桐城小花”茶、桐城水芹菜、大关水碗、桐城丰糕等特产远近闻名。境内有4A景区3家、3A景区3家。

桐城文庙为元、明、清以来桐城地方祭祀孔子的一组礼制性的建筑群,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是江淮地区规模最大、营造工艺较高的一座文庙。建筑风格具明清特色,兼有辽金遗风,是古建筑研究的珍贵立体资料。文庙内设有桐城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从新石器到宋瓷,从李公麟的画到方以智的书,从雍正御赐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的虎铜印到乾隆御题碧玉铭文板指,总计1245件,其中一级文物24件,二级文物125年,还有多件难得的稀世珍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国家重点博物馆。

桐城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一封书信平息了一场风波,张、吴两家的礼让之举,至今仍传为美谈。

2006年11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入选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孔城老街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有1800多年历史,是江北地区保存完整、体量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全长2.2公里,分为十甲,有主街一条,横街两条,另有七巷十三弄。内有李鸿章钱庄、倪府、桐乡书院、孔城影剧院、姚家大屋、文革遗址语录墙、程氏祠堂等景点。老街有古建筑118幢,临街商铺300间,建筑风格朴实雅素、古朴苍劲,皆为青砖灰瓦,有徽派建筑向江北延伸过度的显著特征,同时兼具江南水乡特色。2019年1月10日,孔城老街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桐城小花茶为历史名茶,属皖西兰花茶品系,绿类茶,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西北部的龙眠山。成茶外形舒展,色泽翠绿,形似兰花;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匀绿明;具有独特的“色翠汤清,兰香甜韵”品质特征,因土壤富含锌,成品干茶锌含量达84.7mg/kg。2013年,被列入“国礼徽茶”系列;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注册了“桐城小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孔城米饺是桐城孔城镇传统知名美食品店早点,以地名命名,以精细糯米为原料,包上肉(青菜、豆沙)馅,上笼蒸熟。食用时,浇上少许熟猪油。不粘筷子不巴嘴,绵而不腻,香软可口。

桐城水芹是安徽省地方传统名优特产, 在桐城大面积栽培始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历史。水芹生长不施任何肥料,不喷农药,其茎白、翠嫩、味美、爽口,兰花香气扑鼻迷人,回味甘甜食之难忘,有明目、清心、降低血压、血糖、血脂作用,是特色保健蔬菜,远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十几个省份,是桐城十分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2008年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桐城水碗是桐城北乡的一款传统名菜,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婚宴初张,首先呈上的便是八碗八碟。曾得到过明朝崇祯皇帝和清朝乾隆皇帝的赏识。

桐城水碗贵在原料。它取材广泛,禽畜水产,山珍园疏皆可入选,但以桐城当地土产为佳,环保绿色。

桐城水碗精在制作。丝片条丸,火候配料,全凭慧心巧手,拿捏有度,有如绣花。

桐城水碗美在造型。根据不同的原料,制作不同的形态;根据不同的主料色调,搭配不同的的配料颜色;根据不同的水碗品类,盛以不同的水碗容具。色彩悦目,香气袭人,味觉隽永。它鲜滑柔嫩,营养均衡,不油不腻,老少咸宜。

通讯员 陆应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潘政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