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道歉信写成吹牛稿,是真傻还是装傻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 屈旌
近日,“全棉时代”卸妆巾广告引发热议。广告中,一名年轻女子被一男子跟踪,情急之下使用卸妆巾变丑成功脱险,充满偏见和误导的内容,刚一出街就遭遇猛烈抨击,1月10日深夜,“全棉时代”发布书面道歉信,却因为“8行道歉,2页广告”的奇葩操作,再次被网友骂上了热搜。(据1月11日《楚天都市报》官微)
“全棉时代”这封道歉信,开启了道歉界的一个新体例,全文除了一开始不痛不痒地说了声“对不起”之外,接下来两页的篇幅,洋洋洒洒地介绍了企业的创立初衷、专利技术、质量把控、原料选材、公益活动等,最后还加一句“我们会继续努力”,不认真看还以为这是篇推广软文,网友将这一神奇的道歉方式总结为:“前文我错了,后文我真棒。”
而这也已经不是“全棉时代”第一次就此事道歉,舆论刚开始发酵时,该企业官博就曾经回复网友称“视频为广告创意,仅作为突出商品的清洁功能”,并表示歉意,将视频下架,然而网友并不买账,这才有了这第二次依然“翻车”的道歉。
认个错就能屡战屡败,不是网友太挑剔,实在是这家企业操作过于迷惑。一家生产母婴、女性产品为主的企业,在宣传一款女性用户为主的产品时,不但没有对用户体现出基本的尊重,反而阴阳怪气、恶意满满、侮辱性极强,调侃恶性事件,暗含“受害者有罪论”,可以说踩遍所有雷点。而在遭遇全网猛批之后,竟然还完全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连个走心的道歉信都写不出来,何等傲慢,何等偏颇。一时间,我们竟分不清,他到底是真傻,还是在装傻。
之所以怀疑其“装傻”,一来是因为,“全棉时代”不是名不见经传,拿不出预算的小企业,它背靠755亿元市值上市公司,为其贡献六成收入,2019年净利润为1.12亿元。但从此次事件看来,无论营销策略还是危机机关,都毫无专业性可言,甚至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二来,网络营销素有“黑红”的歪风,不管名声好坏,只要有热度就行,为了热度,甚至可以自己制造负面消息,从而扩大品牌知名度。但这一做法,由于网友的经验积累,智慧升级,已经相当过时,如今还在用,只会显得“鬼迷心窍”。
单从法律责任上来说,侮辱性的广告由于解读方式多样,含义隐晦,或许并未直接违反《广告法》相关条款,监管上存在一定的操作性困难。但是,其“女性卸妆变男性”的情节,是否涉及夸大、虚假宣传以及低俗营销,监管部门还是可以予以关注,及时纠偏。不过,市场也自有市场的力量,如果一家企业,不去真正地了解和尊重消费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冒犯用户,那么,挖的坑多了,最终一定会坑到自己。现在,由于一连串的操作让人怒气难消,许多网友已经扒出了“全棉时代”疫情期间强卖“口罩套餐”,旗下产品曾多次被抽检出不合格等“旧料”,如果这家企业装傻是为了“自黑”的话,那么它算是成功了。
在各类创意广告层出不穷,类似的公关事件动辄发生的当下,这对于所有企业都是个教训,产品要有过硬的质量,价值观要有过硬的底线,否则,“翻车”就是迟早的事。
更多精彩报道,请下载 看楚天app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酬谢。报料渠道:拨打24小时新闻热线027-86777777;登录看楚天APP“报料”平台;私信“楚天都市报”新浪微博,或关注”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