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从100%进口到100%国产,走近中国燃气轮机装配技术领军人原金疆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10月的最后一天,世界技能博物馆“匠心接力上海行”来到了上海电气集团站。上海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而上海电气则是我国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内唯一掌握重型燃气轮机核心技术的企业。

燃气轮机是当今世界技术含量最高、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电力设备,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基础工业水平和综合实力,世界各大能源巨头也都视燃机技术为核心机密。通用电气公司(GE)的高层就曾宣称,如果要购买GE燃气轮机核心技术,除非买下整个GE。

如此重要的燃气轮机到底是什么?当天,参加打卡活动的学生们聆听了一堂“技能大师微课堂”。

主讲者原金疆是上海电气首席技师,也是中国燃气轮机装配技术的领军人,曾带领团队实现中国燃气轮机装配技术从100%进口到100%国产。这位“大牌”老师面对十多岁的青少年学生一点也没架子,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们举起了例子。“大家都知道走马灯吧,走马灯就是通过加热空气,造成气流,用气流推动轮轴旋转。燃气轮机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和走马灯的工作原理相类似,就是通过连续流动的气体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

“燃气轮机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因为它是发电和驱动领域的核心设备,像发电电厂 、舰船以及飞机都要用到燃气轮机。”

这位技能大师说起燃气轮机详细又生动,但轮到介绍自己时,相关的PPT页面却一闪而过,学生们自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老师原来还有这么多荣誉:曾先后获得上海市奥林匹克技能大赛钳工第一名、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谦虚也是原金疆在采访中留给记者的印象。虽然媒体与同事把原金疆称为“青年李斌”(李斌也是上海电气集团员工,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四届全国劳模、全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等荣誉),但对于这个称号,原金疆却这么告诉记者:“这个称号我不配,李斌是我永远的榜样,无论在知识、实际操作还是科技创新方面,李斌都做到了极致,我和他还有很大差距。”

有意思的是,原金疆赞誉李斌“做到了极致”,而“做事做到极致”正是原金疆的同事对他的评价。对此,原金疆倒没有否认,“责任心强算是我的一个特点吧,做事爱精益求精。”也正是这份精益求精的执着精神,让原金疆从一名钳工成为中国燃气轮机装备技术的领军人。

1977年原金疆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父母都是知青,为其取名“金疆”——金色的边疆,寄予其无限希望。父亲是修理东方红拖拉机的好手,原金疆耳濡目染,从小就对工具和修理感兴趣,“小时候也没什么玩具,就拿父亲的修理工具当玩具,最喜欢跟在父亲后面东敲敲西修修。”原金疆说自己从小“嘴笨手不笨”,动手能力挺强,后来在技校读书的时候就选择了钳工这个专业。“我10岁随母亲回上海,当时母亲工资不高,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虽然我读书成绩还可以,但为了减轻家里负担,还是决定读技校,反正自己也挺爱动手的。”

1996年,原金疆从上海汽轮机厂技校钳工专业毕业,进入上海汽轮机厂当钳工。4年后,这个23岁的小伙子参加“上海奥林匹克钳工技能大赛”,一举拿下第一名。“读技校时,我们一周理论、一周实操交替着来。三年下来,钳工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对于当时技校学到的操作本领,原金疆至今觉得很受用,这也让他很认可职校与技校教育,“国家经济发展也需要有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做事追求极致的原金疆,在学校苦练了3年钳工技术,到了上海汽轮机厂后又碰上了好师傅,“师傅对我要求很高,每样工作必须怎么样怎么样才行,绝不能半点马虎,他也毫不保留地教我,传授我经验。”因为工作表现突出,2005年,原金疆被集团派往德国西门子柏林工厂参加为期两个月的F级重型燃机总装培训。那时,全世界的重型燃机市场几乎被西门子、通用、三菱和阿尔斯通分割垄断,研发、制造和装配的核心技术更是被长期严密封锁。

原金疆是“留洋学习”的4名员工中最年轻的一个。“我们每人每天要付给西门子差不多6000欧元,整整两个月啊,这么多的学费,我们这辈子的工资都不够付。”

原金疆称,有这样的出国机会非常不容易,自己也格外珍惜。“西门子工厂现代化的操作设备和整洁齐全的专用工具都让人耳目一新。他们工人用的专用工具许多都是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的,我当时的反应就是‘还有这样干活的’,简直就像开窍了一般。在培训过程中也‘笨鸟先飞’,多看多做多留一个心眼,发现了操作中的很多诀窍。”

回到国内,原金疆带领团队先后完成首台F级燃气轮机、首台E级燃气轮机、首台小F级燃气轮机装配,终于打破国外巨头技术封锁,完全掌握燃气轮机装配核心技术,实现100%装配国产化。燃气轮机装配国产化的同时,部件制造也逐步国产化,这也“逼”着原金疆练就了一项绝活——手工磨削F级重型燃机透平标记动叶。

原金疆手工磨削的这个叶片又被称为“宝马叶片”,因为一片就要差不多70万左右,“可想而知,磨的时候心理压力有多大。”在10月31日的微课堂上,原金疆向学生们展示了“宝马叶片”,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之一,“就是用锉刀手工磨削这个叶片,让叶片的叶顶达到规定尺寸。”

由于叶片的特殊材料,既硬又脆,所以对手工磨削的要求非常高。而且这一工艺对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近乎苛刻,其零件允许的误差往往需要控制在1丝以内,约是一根头发丝的六分之一。原金疆最初尝试磨削时,拿起锉刀在透平叶片上锉下第一刀时,就发现不对:锉刀反倒被叶片的基体金属给锉平了,叶片外面的陶瓷涂层也因磨削出现了一丝脱落……

这样试下去,这么贵的叶片迟早要被磨坏。于是,原金疆想了个办法,他找来替代品,然后开试各种工具,看哪一种最合适:用普通锉刀锉、用油石锉、用金刚石锉刀……第一次削磨用了整整两个星期,之后又通过不断摸索、改进和总结,最终找到了又快又好的叶片削磨方法。

2015年,原金疆的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领域,他带领团队进军燃气轮机服务市场,从小修开始,到燃烧室检查、燃烧调整,再到大修,创造出多个国内“首次”的燃机服务历史,并赢得了越来越多国际客户的认可。“燃气轮机的维护维修以前也基本是国外公司垄断的,我们刚开始做小修时,都是主动去找业主,先体验我们提供的服务,不收费,再考虑是否合作,主要是为打响我们的品牌,现在客户越来越多,我们出差也越来越多。”

据原金疆介绍,现在他们的小修服务已经远远把国际“巨头”同行抛开了,“一台小修我们一开始和他们一样,差不多用时2周左右,现在只要用时4、5天,一台大修差不多用时30天,他们一般要用45天左右,服务质量也都得到了业主的肯定。”

凭借在燃机领域的优异成绩,原金疆带领工作室团队被评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上海市技师创新工作室”,荣获2013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优秀集体”、2014年度“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称号。

对于这一切,原金疆自觉很幸运:“现在做的正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还挺有成就感。我觉得特别有满足感的是,车间的同事如果遇上了问题,经常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我,找我解决难题,这也是对我技术的一种信任和肯定。”

作为一位“过来人”,原金疆和青少年这样分享自己“技能成才”的经验:“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勤于动脑,凡事多思考,多想一个为什么,遇事切莫慌乱,冷静思考会出现不一样的答案,多做就有更多的经验,经验是财富,积累是漫长的过程。”徐惠芬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