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展示“老味道”
吕师傅说,三十多年来,东坝萝卜干也在进步,什么顾客喜欢什么样的萝卜干,什么味道,要咸的还是淡的,都在他的脑子里。吕师傅表示,选料、卤汁也尝试过其他地区的萝卜和卤汁,但还是没有老味道好。于是,他开始研究老味道的口感,并进行固化形成配方,为的就是能够传承下去。
邀请老师傅入股成立合作社,3年后成功入选非遗
据了解,2016年,东坝镇新中村决定通过合作社的形式,邀请全镇会酱菜技术的老师傅们入股,让东坝萝卜干焕发新活力。这个路子给了吕师傅灵感,他有技术,也有顾客,主动和提出与村里合作,出技术出人,制作的萝卜干大家一起销售。这样,不仅仅是自己家富起来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也动起来了,大家一起脱贫。经过大家努力,小小萝卜干走上了南京市农业嘉年华和高淳年货节,更多人了解了东坝萝卜干。
晾晒萝卜干
2019年,“东坝萝卜干制作技艺”入选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人士告诉实践人员,入选的所有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必须具有百年历史,必须传承有序,必须具有独特记忆,这三个特点,缺一不可。
盛缸腌制
“准大厨”们了解到,东坝萝卜干选用本地生长期在70~100天的优质萝卜为原料。由于萝卜干只能季节性生产,因此每年只有在冬至后方可腌制。经过清洗、切制、卤制、晒制、腌制之等众多工序,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作,才能做出有“独特记忆”的老味道。
成品装瓶
当地人说,近几年,家庭作坊式的产量是个问题,当下亟需提高产量。此外,东坝萝卜干的品质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多种口味﹢小包装,东坝萝卜干发力做大做强
经过调研,当地负责人、非遗传承人、“准大厨”们和相关专家形成共识,东坝萝卜干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生产工艺,缺的是产品创意与推介方式。当地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的产品更多地将在外观、口感等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东坝萝卜干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咸味,其实不然,我们也可以做出酸爽味、水果味等口味,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出不同的小包装来吸引消费者,把非遗的光圈放大,真正让小小萝卜干带动一方百姓脱贫。”
通讯员 张士顺 袁凯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胡妍璐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