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如何用贴近年轻人的方式讲主旋律故事?《约定之青年有为》这样交答卷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近年来,表现我国重大标志性事件进程或人物的影视剧层出不穷,“主旋律作品”在影视创作中的比重不断增加。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同时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众多献礼作品应运而生。正在爱奇艺热播的《约定之青年有为》将正能量与现实主义创新表达相融合,收获了不俗反响。如何用贴近年轻人的方式讲述主旋律故事?记者采访了主创。

《约定之青年有为》作为中国首部献礼建党百年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网络剧,共由六个故事组成,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作为指导单位,是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扶持项目。《约定之青年有为》作为其中一个单元,讲述了青年焊工修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展现伟大祖国基础建设取得辉煌成绩的故事。据悉,该剧由爱奇艺出品,灵河联合出品及承制,李莅樱、白一骢担任总制片人,张晓媚、张岩、席文松、蔡佳、陈红担任制片人,温豪杰总策划,田良良、陈晨编剧,卫立洲导演。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中国最大的机场,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约定之青年有为》聚焦大兴国际机场的基础建设,展现了祖国飞速发展的基建实力,完美诠释中国基建的新高度。近年来与年轻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已经成为主旋律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新方向。该剧在完成“献礼”使命的同时,融入了现实主义年轻化的表达方式,用贴近年轻人的方式讲述主旋律故事。

该剧的总制片人白一骢表示,我们选择以青年技工的视角出发,把一群平凡的人,放在不平凡的大兴机场建设环境中,将伟大的国家工程和年轻人的热血结合在一起,展现出青年在大兴机场建设中起到的作用,表达年轻人脚踏实地,有技术又有胆识,有勇气又有魄力的状态。

面对着这样一个涉及太多专业人员和行业门槛的项目,从何角度切入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制片人蔡佳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我们都把年轻观众作为主要收视群体,这次希望能够探寻一些新的主旋律可能性,我们一直在想,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会选择这样的职业?能否通过他们视角,把对国家基建的贡献展现出来。”因此剧情伊始围绕着青年焊工陈有为在世界技能大赛夺冠缓缓展开。在谈到这个设定时,白一骢指出,这个情节是取材于真实的新闻报道的,我们借此也希望能向观众传达,在青年技工这些看似平凡的职业中,也能涌现出带有英雄色彩的年轻人。

差异化的题材,独具特色的叙事,更年轻更崭新的表达,该剧以陈有为、许一航为代表的技工群体视角,各种戏剧冲突高潮情节集结在一起,让剧集更具鲜活力。编剧田良良解读道:“其实这部剧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吸引年轻人,因此我们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地进行了一些尝试。让人物本身更具有当代年轻人的表现力,让角色都市感更强,现代感更强,也更容易让年轻人代入。不仅表现了焊接工人的业务能力,更展现了他们向上、正能量、不畏困境的内心。以及当代青年对祖国深沉的情感。”

作为一部献礼剧,《约定之青年有为》从小人物入手,通过刻画人物的自我约定与成长,从侧面反映出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而年轻化的创新表达尝试也拉近了献礼作品与年轻人的距离,完成了主旋律创作与贴近青年观众的“幸福约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张楠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