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与瓜 日·细井徇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杜甫经过奉先县,访问了居住在乡间的少年时期的好友卫八处士。一夕相会,又匆匆告别,他写下一首动情之作相赠。最后几句是: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刘允成写这首诗,起手一句便用的这个典故。东风夜雨,剪来春天第一茬韭菜。想起杜甫那首诗。杜甫为何难过?同样是在一个雨夜,友人煮好黄米饭款待他,还剪下青嫩的韭,做菜让他品尝。
中国人吃韭菜历史悠久,南朝文学家周颙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认为春初早韭的味道是最鲜美的。历代文人写韭菜的有很多,宋代辛弃疾有词:“夜雨剪残春韭。明日重斟别酒”。夜雨剪残春韭。明日重斟别酒。明代陈舜道有诗:“得暇分畦秧韭菜,趁晴樊圃树棠梨”。都说明韭菜已是平常百姓的盘中餐了。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臧磊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