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水稻生产大省,水稻年种植面积达三千多万亩,平均产量接近600公斤,一直位于全国前列。“粮食是饭碗,我们现在不仅要端得好,还要吃得好。”南京农业大学李刚华教授告诉记者,过去水稻种植追求的是产量,现在的观念变了,除了要求种植过程中要绿色、高效、信息化,成品的口感、外观、营养成分等都有讲究。
他表示,这次推进会便是在专家们的协同下,将水稻生产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链的技术培训,从而提高江苏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记者注意到,会上不少专家介绍了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突破性成果与技术,其中,南京农业大学选育的“宁香粳9号”便是水稻生产中的一项突破性成果,这款水稻还在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中位列优质粳稻金奖榜首,参与品种培育工作的研究员刘世家介绍,“‘宁香粳 9 号’实力强,更有米香,它的香味浓郁,米香味闻起来就很舒服,闻着就想吃,而且吃起来既柔软、适口性好,又有韧性,口感很好。”目前该品种的种子数量不到100万斤,种子供不应求,市场上卖到12元一斤,也是供不应求。
“南粳46”也是市场上热销的网红大米品种,尽管市场价高达10元一斤,但回购率非常高。该品种的研究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著名育种专家王才林说,米饭要好吃,除了品种好,种植期间的土壤环境、施肥,稻谷后期的加工也非常重要。“稻谷收割后,不能用七八十摄氏度的高温快速烘干;储藏期间也要低温,保持在5摄氏度以下;老百姓煮饭的锅要能使米粒均匀受热,煮饭米水比例在1:1.1……”现场,他对该品种水稻如何端上餐桌的过程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
李刚华告诉记者,江苏优质稻米的品种较多,除了最新品种“宁香粳9号”,南粳系列、徐稻9号等也是优质品种,但光有好品种可不行,还要有好技术、好产地,通过规模化种植,使用关键技术,从而生产出安全、绿色、高效、优质的稻米,让更多的优质大米走入寻常百姓家。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张丽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