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单身女性与陌生男子“网恋”,以种种借口骗取钱款,这样的“套路”并不新鲜,但却偏偏有人不断中招……近日,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一起诈骗罪案件,一犯罪集团利用在婚恋交友网站获取的信息,骗取32名被害人共计34万余元,最终16名被告人获刑。
法官提醒,由于很多婚恋交友平台对信息资料审核不够严密、网络监管不够到位等,与之有关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因此,面对突入起来的“网恋”,一定要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打工小伙遇“网恋”,结果被骗1.5万元
2018年10月,在吴江打工的单身小伙潘某在微信里收到一条消息,一位陌生女子请求添加为好友,潘某出于好奇点击了同意。
聊了几句后,潘某得知对方名为李莹,看到对方的微信头像和朋友圈照片年轻漂亮,他很是喜欢。聊天过程中,李莹对潘某也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没过多久,李莹便主动向潘某表白,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
2019年5月开始,李莹时不时提出身体不舒服需要住院、手机摔坏需要换新等理由向潘某要钱,潘某对于虽不曾谋面,但已认识半年多的“女友”深信不疑,凡是对方提出的要求,都尽量满足,
在此期间,潘某共转给对方1.5万元。不料,8月份给李莹买完手机后,对方突然失联,潘某这才怀疑被骗,前往派出所报警。
犯罪集团多达20余人,先后骗了32人
公安机关经侦查, 发现李莹的真实身份为男性,微信头像及朋友圈照片均非本人,而且李莹与多名同伙一起共同冒充女性身份与陌生男子“网恋”骗取钱款。2019年10月份,公安机关根据线索在四川成都抓获了以李某为首的犯罪集团。
法院审理查明,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被告人李某以传销组织的运作模式组织、领导20余人,先后在河北省沧州市、四川省都江堰市设立诈骗窝点。
窝点成员通过婚恋交友网站注册女性征婚信息,利用手机微信、QQ等实时通讯工具随意添加陌生男性为好友,之后将自己包装成单身女性,以找对象、交朋友、患病需救治等虚假理由骗取潘某在内的32名被害人钱款共计人民币34万余元。
法官提醒:使用婚恋交友网站需慎重
吴江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等人组成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共同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犯罪,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
根据各被告人在犯罪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李某等16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六年六个月至九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提醒,由于交友平台对信息资料审核不够严密、网络监管不够到位等原因,一部分交友软件、婚恋平台、聊天软件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沃土”,以网络交友诈骗为代表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因此,当面对网恋时需谨慎,切不可被突如其来的炽热“网恋”冲昏头脑,在没有核实对方身份之前,不要盲目建立信任关系,特别是当对方索要钱款时务必谨慎,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通讯员 任远航 邱佳秀
校对 王菲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