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视觉中国
29日一早,很多南京市民一出家门都被漫天飞舞的“毛絮絮”给吓到了。据江苏气象发布的南京梧桐“毛毛雨”预报显示,今天这场不容小觑的雨量可达小到中雨。暗黄色,毛乎乎的“小家伙”在南京城内许多人行道、小街巷肆意飘落,一阵风吹来如下雨一般落在了行人的头发、衣服上。不少市民路过“雨大”的地方都难忍咳嗽之意,或是不由自主揉起了眼睛。
眼睛、鼻子和嗓子,还好吗?
梧桐,对南京市民来说可谓是“爱恨交织”。炎炎夏日,享受它遮阴挡阳;可又不得不承受春季它给金陵大地下的一场场“毛毛雨”。而由于29日大风的强劲助攻,这场“毛毛雨”一夜间更是声势浩大又猝不及防。
“毛毛雨”
记者在河西CBD地区街头采访发现,“毛毛雨”真是让很多人苦不堪言。哪些部位成了这恼人“毛毛雨”的重点“攻击”对象?“眼睛、鼻子、嗓子不舒服”成了大家异口同声的答案。记者注意到,街头很多没戴口罩或帽子、墨镜之类防护的市民似乎很容易就被“毛毛”呛到,不由地“清了清嗓子”、干咳起来。同时,似乎是有些“毛絮絮”更过分地钻进了眼睛里,惹得一些行人眼泪直流,只好无奈地揉眼睛。市民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刚刚骑车时就明显感到眼睛和鼻子不舒服,“鼻子还能戴好口罩,但是眼睛就不太好防护了。”一位小姐姐则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的眼睛不太敏感感觉还行,但鼻子和口腔都明显进了“毛毛”很不舒服,说话声音都不对劲,“连浑身都觉得痒痒的。”而从事共享单车清理调度工作的徐女士由于长期在户外,虽配上了大檐帽子和两层口罩,这段时间也还是叫苦不迭。“鼻子里面痒,老是打喷嚏,嗓子里面全是毛毛咳也咳不出来。只能靠喝水把它带下去。”
“毛毛”让你不爽的两大原因
老南京这个季节都不陌生的“毛毛”其实是法桐(悬铃木)的果球毛絮。除了梧桐,还有柳絮和杨絮也会跳起“双絮舞”混合飘飞。 为啥“毛絮絮”让我们如此不适,又该如何做好防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呢?记者请教了南京市江北人民医院的专家。
记者了解到,对梧桐毛絮产生不适主要是由于过敏和刺激两个原因。呼吸内科主任夏明成表示,遭受“毛毛”攻击后鼻部和咽喉的痒痒,首先是因为异物的进入产生了不小的刺激反应,“毛絮吸入我们的呼吸道、咽喉、气管很可能引起呛咳。”夏明成指出,还有一部分病人本身就是过敏体质,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就更容易出现症状。
江北人民医院皮肤科孔玉龙医生告诉记者,“毛毛”飞进眼睛的不适,同样也是因为出现了刺激反应和过敏症状。“有些人感到眼睛痒、充血就可能是过敏,造成了过敏性的结膜炎这类疾病。”
此外,孔玉龙表示,毛絮还可能造成皮肤过敏症状。“有时候出去玩了一趟,回来之后脸就开始发红,瘙痒,严重的还会出现水泡或者小疙瘩,而且退得会特别慢,这就是反复的局部过敏反应。并且有时也可能引起全身过敏,比如说形成全身性的过敏性皮炎或者是荨麻疹。”
对抗“毛毛”,专家有招
出门走一圈,被“毛毛雨”攻击的可能性七八成,如此阵仗被“淋了”该如何处理?孔玉龙指出,当眼睛被毛絮“侵入”后切勿用手揉。“揉搓的过程中它会损伤到角膜、结膜。最好的办法,首先可以通过眨眼、流眼泪等方式把它排出来。第二就是清水冲洗。如果时间久的话,建议到医院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孔玉龙表示,鼻腔有毛絮后处理方法类似。“如果是在浅的地方可以通过打喷嚏或者擤鼻涕的方式往外排,但是不能用手去抠。万一进了深的地方,就需要用生理盐水冲洗了。”
“毛毛雨”季,请收好专家小贴士:
1、“惹不起躲得起”。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或是明确对梧桐毛絮、花粉之类过敏的人群尽量少出门、避免接触,可以选择早晨或者下雨之后外出。
2、佩戴防护用具。出门时,可佩戴防护口罩、帽子以及眼镜,骑车的话戴上手套,减少直接接触。
3、外出回家清理外衣。从外面回来,需及时将外衣脱掉,如果有毛絮附着要及时清理。以防毛絮被带回家,继续接触皮肤。
4、备好常用抗过敏药。建议过敏性疾病患者在春季备好常用的抗过敏药,如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在需外出时提前吃一片,或是回家后立刻吃一片,可减轻过敏的不良反应。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吕彦霖
通讯员 肖雪
校对 苏云
编辑 : 郭凤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