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视频,可以回看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陈院长为专业代言的精彩视频哦。
6月23日下午2点,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副院长葛金华将会在镜头前,为你介绍学院风采,共同展望诗意又充实的大学生活。
周有光文学院源于1984年创办的科技秘书专业。2011年,学校设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2014年,中文系与外国语学院合并成立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以常州籍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名字命名,并由周先生担任终身名誉院长。2020年,中文学科独立设置为周有光文学院。学院地处古江南腹地“诗国常州”,既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机遇,以服务江南区域文化、国家语言战略为特色,先后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数千名优秀人才。
学院经过多年努力,已形成“国际视野下的江南文化研究”和“紧密服务国家语言政策与战略”两大特色方向。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省部和市厅级项目总数已近10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20多项,人均科研到款超过25万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坚实和多样的落地服务江南,顶天参与国家语言战略的机会,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面向社会实际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年轻而又有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兼职教授10多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均在90%以上,高级职称人数超过40%,绝大部分教师均为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另外,学院还与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等单位通力合作,聘请了一大批校外兼职指老师,也均具有较强科研能力与水平。学院专兼职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较强,能根据社会需求给予学生以学术研究、落地服务和实验实训等方面的有效指导。
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1个,该专业既是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培育点,也是学校重点打造的优秀专业之一。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早在教育部倡导本科生导师制前好多年就已全面施行“本科生导师制”。新生入学后,由一位老师负责指导3-5个学生,不仅负责答疑解惑,也会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或考研规划。今年,我们升级了”导师制“培养模式,2.0版的导师制更灵活、更有针对性。
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不仅有面向校园的朗诵演讲比赛等,还有学院专属的分专题系列读书分享会。读书分享会是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专业读书活动。读书分享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扩大视野,更重要是强调读书要“精读”,在泛读基础上,对文学经典作有深度的细读和思考,同时也传承一种课堂以外的读书习惯、方法与传统。
周有光文学院积极利用20多个校外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水平,多年就业率均为100%。其中50%的毕业生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教师编制,20%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20%考取研究生或国外升学,10%实现自主创业。
【院长直播日程】
6月8日—26日每天下午2点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食品学院 院长 陈海群
常州大学药学院、医学院(筹) 院长 王车礼
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 院长 张屹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院长 何岩峰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 朱卫国
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院长 张跃
常州大学微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院长 杨长春
常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 院长 徐明华
常州大学商学院、刘国钧管理学院 院长 佟金萍
常州大学经济学院 院长 姜国刚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副院长 张建
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 院长 宋林飞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院长 李宪锋
常州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院长 熊祖鹏
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院长 陈颖
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 副院长 葛金华
常州大学体育学院 院长 徐勤儿
常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副院长 杜志峰
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机器人产业学院 院长 徐淑玲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院长 刘春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碧莹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潘政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