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数字化呈现中共一大会址,建筑工程专业学子打造红色建筑基因库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扬子晚报网7月3日讯(通讯员 李萍 张淑婧 记者 陈咏)七一前夕,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BIM(建筑信息模型)工程中心师生,利用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将中共一大会址数字化呈现,并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红色建筑呈现方式的数字化、动态化、多样化。

数字化展现一大会址

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是一幢沿街两层砖木结构石库门住宅,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典型的“红色国宝”。外墙青红砖交错,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记者了解到,团队成员通过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完成会址基本尺寸整理和标注,形成中共一大会址的基本建筑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专业知识,完成对目标建筑的结构分解和形态推理,再进行建模、渲染,实现中共一大会址的数字化呈现和虚拟漫游。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部分旧石库门建筑构件形态的特殊性,是建模的难点。”团队成员卞奕涛同学说,为实现建筑构件的逼真呈现,大家结合软件应用,并突破软件的局限性,解决了特殊构件的建模难点,“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方式建立红色建筑基因库,使越来越多的红色建筑,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出来。”

“通过运用BIM等技术构建红色建筑数字化模型,打造红色地标呈现新载体,引导师生结合专业追忆党史、学习党史,汲取智慧和力量,这非常有意义。”团队指导教师张兵认为,中共一大会址BIM数字化建模与VR沉浸式体验,是同学们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丰富了红色建筑展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增强了党史学习教育的体验感和感染力。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